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中籼水稻花穗期耐热性品种筛选及鉴定指标评价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hen Gang

作者: Chen Gang 1 ; 陈刚 1 ; Wu Wenge 1 ; 吴文革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30031,安徽合肥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花穗期;耐热性;品种筛选;鉴定指标

会议名称: 全国第十七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工程院`安徽省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141-00000146

摘要: 以11个杂交中籼水稻为材料,选取高温处理后2d和10d的功能叶,测定CAT、SOD、POD和MDA等与水稻花穗期耐热性密切相关的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单项指标转化为4个累计贡献率达90.6%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并应用隶属函数值法,计算出每一个品种花穗期耐热性的综合评价值(D值),并以此为依据将每一个品种划归为不同的耐热等级.筛选出适合安徽省江淮地区种植的2个耐花穗期高温的水稻品种,基本确定了D值作为品种耐热性生理指标鉴定的标准,并初步明确高温处理2d后功能叶的POD值可以作为耐热性鉴定的测定指标.

分类号: S511.210.37

  • 相关文献

[1]江淮地区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及其产量特性研究. 孔令娟,汪新国,孙如银,胡鹏,陶友武,王士梅. 2015

[2]杂交中籼水稻花穗期耐热性品种筛选及鉴定指标评价. 陈刚,吴文革,许有尊,周永进. 2014

[3]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09

[4]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K优52.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明. 2008

[5]高产稳产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009.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 2011

[6]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两优671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 阮新民,从夕汉,施伏芝,占新春,夏加发,罗志祥. 2018

[7]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李霞红,王玉军,孙如银,李福军. 2012

[8]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协优52的选育与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倪金龙. 2008

[9]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苏泽胜. 2006

[10]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的生理特性及其农艺措施. 苏泽胜,陈周前,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 2006

[11]抗倒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品种特性研究. 栗云端. 2013

[12]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7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王守海,王德正,李成荃,罗彦长,黄士尧,吴爽,杜士云. 2002

[13]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吴文革,周永进,张健美,陈刚,许有尊,李胜群,左庆,叶为发,余友玲. 2016

[14]烯效唑对不同落谷密度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ZHOU Yongjin,周永进,WU Wenge,吴文革,XU Youzun,许有尊. 2017

[15]氮肥追施方式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CHEN Gang,陈刚,WU Wen-ge,吴文革,SUN Ru-yin. 2017

[16]江淮杂交中籼水稻品质性状基因型与播期互作的AMMI模型分析. CHEN Gang,陈刚,吴文革,WU Wenge,HU Peng,胡鹏,CHEN Nan. 2017

[17]杂交中籼稻结实期叶片衰老与调控补偿栽培研究1. 吴文革,张四海,杨联松,吴文斌,赵决建,白一松,朱启升. 2017

[18]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吴文革,WU Wenge,ZHOU Yongjin,周永进,ZHANG Jianmei,张健美. 2017

[19]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规程. WU Wen-ge,吴文革,杨剑波,张健美,汪新国,李泽福,杨惠成,陈刚,许有尊. 2017

[20]超级杂交中籼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分析. WU Wen-ge,吴文革,张洪程,ZHANG Hong-cheng,QIAN Yin-fei,钱银飞,CHENG Ye.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