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永杰
作者: 王永杰 1 ; 陈红莲 1 ; 王银东 1 ; 饶福江 2 ; 孙建新 3 ; 唐威 4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2.安徽同润大鲵养殖有限公司
3.安徽岳西县田园农化有限公司
4.黄山特种养殖科技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孵化温度
会议名称: 首届两岸三地水族馆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页码: 00000239-00000242
摘要: 大鲵人工繁殖率低,主要表现为: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雄性精液质量差,无活力;人工难以选择出性成熟的亲体;雌性亲体产下的大量没有授精能力及受精卵胚胎发育后期(指尾芽期、鳃板期)易大量死亡.在大鲵亲体培育期间,通过生态繁殖,构建大鲵与生物链、水中元素、藻相、pH值之间的互动平衡,调控制约大鲵繁殖率关键生态因子等关键技术,破解了大鲵人工繁殖技术难题.利用生态学的方法,尽可能为大鲵创造适应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管理,使大鲵能在人工环境条件下,健康成长,正常发育成熟,这是提高大鲵成熟率,为大鲵人工催产提高催产率、受精率的先决条件,和有效提高大鲵人工繁殖的效率的重要基础。人工授精完成后,将受精卵徐徐倒入池内,6小时内不要触动。孵化用水来自山谷暗泉,水温18℃左右,利用水头压力跌水增氧。水流通过恒温冷柜进入孵化池,以控制昼夜水温变幅不超过1℃。
分类号: S966.6:S961.2
- 相关文献
[1]大鲵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 王永杰,陈红莲,王银东,饶福江,孙建新,唐威. 2014
[2]人工繁殖大鲵的关键技术. 王永杰,陈红莲,王银东. 2016
[3]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的关键技术. 王永杰,陈红莲,王银东,饶福江. 2017
[4]率水河大鲵放流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衍峰,甘成叙,王永杰. 2017
[5]中华草龟人工繁殖技术. 邓鑫,李正荣,陆剑锋,赖年悦,项旭东. 2019
[6]鳖的人工繁殖技术. 蒋业林. 2010
[7]异育银鲫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 江河,戚少燕,李艳和. 2004
[8]泥鳅的人工繁殖法. 蒋业林. 2010
[9]安徽省野生鲶鱼资源现状和保护利用价值. 胡贤江,潘庭双,侯冠军,李海洋. 2002
[10]鲤鱼、鲫鱼、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李海洋,张辉,郝辉. 2010
[11]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程云生,赵秀侠,陈佳栋,杨坤,张静,侯冠军,王芬,蒋业林. 2016
[12]细鳞鲴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江河. 2009
[13]霍米斛人工繁殖栽培技术. 黎绍波,戚仁德,汪海洋. 2016
[14]大豆雄性不育系W931A种子活力及提高出苗率的研究. 黄志平,张磊,戴瓯和,张丽娅. 2001
[15]呋喃丹拌种对夏大豆生育影响的研究. 夏桂平,顾江涛,陆康达,丁君兰,夏献峰. 1992
[16]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谢明惠,陈浩梁,张光玲,林璐璐,苏卫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鳜源致病性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作者:陈红莲;王永杰;鲍俊杰;孙雯;张静;侯冠军;程云生
关键词:鳜;舒伯特气单胞菌;毒力基因;致病性;药物敏感性
-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斑马鱼肠道生理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孙雯;王永杰;鲍俊杰;张静;陈红莲;熊英琪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斑马鱼;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TJP2
-
嗜水气单胞菌菌落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张静;王永杰;陈红莲;鲍俊杰;孙雯
关键词:多重PCR;嗜水气单胞菌;菌落PCR;毒力基因
-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柱状黄杆菌lip基因口服疫苗对草鱼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
作者:罗璋;陈红莲;张振国;郝爽;韩进刚;孙少起;冯守明
关键词:柱状黄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草鱼;口服疫苗
-
安徽省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虾虹彩病毒检测及分析
作者:陈红莲;王永杰;鲍俊杰;张静;孙雯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虾虹彩病毒
-
水产养殖中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静;陈红莲;鲍俊杰;汪翔;王永杰
关键词:拮抗菌;嗜水气单胞菌;拮抗机制;疾病防控;水产养殖
-
安徽省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及疾病分析
作者:陈红莲;王永杰;张静;鲍俊杰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密度;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