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杜世州

作者: 杜世州 1 ; 曹承富 1 ; 张耀兰 1 ; 赵竹 1 ; 乔玉强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合肥 230031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1

关键词: 氮素;小麦;生理机制;养分吸收

会议名称: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116-116

摘要: 氮肥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氮素运筹技术与高效利用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前期工作中筛选出的具有超高产水平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针对安徽省淮北地区生态特点,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植株养分含量、吸收规律及有关氮效率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阐明安徽省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高效吸收和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为超高产小麦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赵斌,赵竹. 2005

[2]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 2009

[3]施氮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杜世州,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09

[4]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2009

[5]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汪建来,何贤芳. 2017

[6]不同类型水稻对镉(Cd)吸收、转运与富集的差异分析. 冯凯璇,杨亚春,李江遐,吴文革. 2023

[7]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 2014

[8]吨粮田夏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氮素效应研究.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 1993

[9]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王晓波,车威,纪荣婷,何传龙,朱安宁,王伏伟,朱林. 2015

[10]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阮新民. 2004

[11]皖南红黄壤地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及施肥措施. 郭熙盛,王允青,黄晓澜,朱宏,斌武际. 1999

[12]氮素水平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汪芝寿,王瑞,甘斌杰,赵斌,赵竹. 2003

[13]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稻田氮素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丁树文. 2010

[14]氮磷互作对弱筋小麦氮素利用与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 李瑞,王玲玲,谭植,闫素辉,张从宇,周永进,杜祥备,吴文革,李文阳. 2021

[15]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纹枯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孔令聪,张存岭,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6

[16]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苏泽胜. 2005

[17]不同播期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分析(英文).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 2016

[18]水稻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遗传分析.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苏泽胜. 2006

[19]钼肥对绿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博,刘英,邹长明. 2018

[20]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陈敏,郑曙峰,徐道青,刘小玲,王维,李淑英,阚画春.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