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乔玉强
作者: 乔玉强 1 ; 曹承富 1 ; 赵竹 1 ; 杜世州 1 ; 张耀兰 1 ; 刘永华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合肥 230031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1
2.安徽省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蒙城 23
关键词: 小麦;品种资源;田间栽培;产量性状;分蘖特性;养分吸收
会议名称: 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7-7
摘要: 为筛选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本文采用田间栽培方法分别对2006—2007和2007—2008两年度26份供试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蘖特性、养分吸收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
分类号: S512.102
- 相关文献
[1]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 2010
[2]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2009
[3]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汪建来,何贤芳. 2017
[4]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赵斌,赵竹. 2005
[5]小麦F_2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选择效果. 汪建来. 1991
[6]家蚕春用品种黄·山×平·湖的组配及推广. 黄德辉,李圣,孙家羿,李庆宝,张虹,漆学文. 2008
[7]安徽省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的研究. 冯庆平. 1991
[8]安徽省水稻品种资源抗病虫性鉴定研究. 苏泽胜,王元垒,张效忠,郑象芬,钱双八,徐瑞琳,胡金胜,林真. 1990
[9]豌豆品种引进、筛选与评估研究. 黄志平,戴瓯和. 2000
[10]安徽省枣树地方品种资源考查和评价. 孙其宝,孙俊,朱立武,俞飞飞,陆丽娟. 2009
[11]钼肥对绿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博,刘英,邹长明. 2018
[12]钾肥品种与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熙盛,叶舒娅,王文军,朱宏斌,武际,吴礼树. 2004
[13]优化管理对设施辣椒养分吸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邬刚,袁嫚嫚,王家宝,董慧,魏素君,张其安,孙义祥. 2020
[14]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糯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静,王允青,万水霞,吴萍萍,叶寅,郭熙盛,吕国安. 2020
[15]施硼对双低油菜皖油10号氮磷钾硼的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周可金,吴社兰,郭高. 1997
[16]温室大棚土壤上钾肥品种与用量对茄子养分吸收的影响. 郭熙盛,叶舒娅,王文军,吴礼树. 2003
[17]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李孝勇,王文军,朱宏斌. 2005
[18]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祥明,左庆,郭熙盛,武际,李胜群. 2015
[19]测土配方施肥对花生养分吸收和肥效的影响. 刘宏伟,张青交,袁嫚嫚,邬刚. 2013
[20]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白土的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合肥市"粮头食尾"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朱丽君;刘枫琪;张耀兰;张扬
关键词:粮头食尾;产业链;转型升级;SWOT
-
安微省不同生态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评价
作者:李玮;乔玉强;曹承富;丁永刚;陈欢;赵竹;杜世州;张向前;尚云秋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土壤肥力;生态区;安徽省
-
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小麦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作者:刘枫琪;朱丽君;张耀兰
关键词:小麦;全产业链;SWOT分析
-
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黑麦草;污泥/改性污泥生物炭;生物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
-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作者: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关键词: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
-
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作者: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关键词:小麦;光能利用率;光能资源利用;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产量
-
大豆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作者:张向前;杜世州;乔玉强;曹承富;李玮;赵竹;陈欢;丁永刚;尚云秋
关键词:大豆;根干质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