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蚕桑文化科普教育的意义及实践思考-以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兴 1 ; 李冰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关键词: 蚕桑;文化科普;意义;优势;模式;发展策略;安徽

期刊名称: 北方蚕业

ISSN: 1673-9922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53-60

摘要: 开展蚕桑文化科普教育活动有利于深度挖掘蚕桑资源价值、弘扬与传承深厚的中华蚕桑文化,有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丰富中小学素质文化教育,有利于科研院所拓展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蚕桑产业综合影响力、丰富民众休闲旅游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安徽省蚕桑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具备过硬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发展基础、坚实的科技保障和充实的人才支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有利的环境条件、发达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旅游环境等发展优势,介绍了基地丰富多元的科普活动模式及具体开展情况,总结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策略与规划,以期为我国蚕桑文化科普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 相关文献

[1]鄂棉系列品种在安徽沿江植棉区的优势表现. 王晓光,苏香峰,何团结. 2013

[2]安徽省杂交棉育种进展及产业化. 路曦结,何团结,吴德祥. 2004

[3]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4]加强协作多元开发 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宋尧基,秦凤,石凉,童晓琪,黄德辉. 2014

[5]安徽省蚕桑病虫害防治网络专家咨询系统的研制. 邓永进,张景源,张磊,吴伟. 2007

[6]浅谈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彭洪斌,朱鸿杰,何成芳. 2007

[7]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探析. 姜槐进,苏有健. 2018

[8]科技支撑安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思考. 杨普,肖扬书,余庆来,李东平,徐磊. 2017

[9]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安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张长青. 2011

[10]安徽油菜生产发展形势及策略分析. 荣松柏. 2009

[11]安徽省耕地变化态势分析及保护对策. 孙红忠,周春香,韩千红. 2001

[12]安徽农业东向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光宇. 2005

[13]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潘泽义. 2004

[14]安徽省稻曲病气象等级预报方法研究-以池州为例. 岳伟,伍琼,陈曦,姚卫平,邱坤,陈金华,阮新民. 2020

[15]安徽省蚕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章玉萍,陈明,张丽丽. 2021

[16]烤烟新品种云烟85在安徽烟区的主要性状表现. 周应兵,林国平,李桐,王正刚,王大洲,曹景林,孙学永. 2002

[17]皖南烟区青枯病病原菌生化型初步研究. 顾江涛,许大凤,李英,章东方,高正良. 2008

[18]安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孙其宝,陆丽娟,周军永,俞飞飞,刘茂,朱淑芳,仇鹏辉. 2017

[19]安徽省耕地数量时序变化分析预测及对策. 孙红忠. 2000

[20]安徽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性状与致病性分析. 於春,李淑英,刘方志,朱加保,程福如.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