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基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大刚 1 ; 李凯 1 ; 智海剑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病基因;标记定位;功能研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8 年 16 期

页码: 3040-30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严重危害世界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豆对SMV抗病基因的遗传标记定位、候选抗病基因的分析及大豆抗SMV的调控网络等研究取得许多新进展。大豆对SMV的抗性遗传主要分为数量抗性和质量抗性,其中数量抗性的遗传主要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对不同SMV株系的质量抗性遗传分别由1对不同的显性基因控制。标记定位研究发现,大豆对SMV数量抗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大豆的第6、10和13等染色体上。22个对SMV具有单显性质量抗性的基因位点已被标记定位在大豆的第2、6、13和14染色体上,且定位的多数抗病基因位点两侧标记间的物理距离都在1 Mb以内。其中第13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数最多,有Rsv1、Rsv5、RSC3Q、RSC11和RSC12等10个,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有8个,如Rsv4、RSC5、RSC6、RSC7和RSC8等,第6和14染色体上各有2个基因位点,分别为RSC15、RSC18和Rsv3、RSC4。参考大豆全基因组序列(http://www.phytozome.net/soybea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表达谱分析及克隆测序技术等进一步缩小了大豆抗SMV候选基因的筛选范围。目前,在大豆第2染色体上确定的抗SMV候选基因主要有8个:Glyma.02G121400、Glyma.02G121500、Glyma.02G121600、Glyma.02G121800、Glyma.02G121900、Glyma.02G122000、Glyma.02G122100和Glyma.02G122200,在第6染色体上的是Glyma.06G182600,在第13和14染色体上的抗SMV候选基因分别有9个和6个:Glyma.13G184800、Glyma.13G184900、Glyma.13G187900、Glyma.13G190000、Glyma.13G190300、Glyma.13G190400、Glyma.13G190800、Glyma.13G194700、Glyma.13G195100和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Glyma.14G205000、Glyma.14G205200、Glyma.14G205300。基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和转基因操作等技术,研究发现抗SMV相关基因Gm HSP40、Gm PP2C3a、Gm AKT2、Gm Cnx1、Gm SN1、Glyma.14G204500、Glyma.14G204600、Glyma.14G204700等参与大豆对SMV的抗性,属于正调控因子;而Gm EF1A和Gme IF5A等则增加大豆对SMV的易感性,为负调控因子。在综合SMV抗病基因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sv1和Rsv3介导对SMV极端抗性的调控网络模型。Rsv1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调控模型的建立为大豆抗SMV信号网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Rsv3介导的大豆对SMV极端抗性的主要机制是通过ABA信号的传导,从而使胞间连丝处的胼胝质沉积以抑制病毒从最初侵染的细胞向健康细胞的转移。本文系统综述了SMV抗病基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抗SMV分子设计育种和抗病基因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193份大豆品系对SMV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大刚,陈圣男,黄志平,吴倩,胡国玉,李杰坤. 2019

[2]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SC4和SC8的抗性遗传分析. 王大刚,马莹,刘宁,郑桂杰,杨中路,杨永庆,智海剑. 2012

[3]皖豆33对SMV株系SC3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定位. 王大刚,陈圣男,黄志平,于国宜,吴倩,胡国玉,李杰坤. 2019

[4]安徽省SMV株系的鉴定及其抗源筛选. 王大刚,李华伟,智海剑,田震,胡晨,胡国玉,黄志平,张磊. 2014

[5]大豆品系抗SMV评价及亲本来源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2018

[6]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王大刚,智海剑,张磊. 2013

[7]鲁豫皖大豆产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及动态变化分析. 王大刚,田震,李凯,李华伟,黄志平,胡国玉,张磊,智海剑. 2013

[8]大豆新品系抗SMV鉴定及其抗性来源分析. 黄志平,李杰坤,王维虎,胡国玉,吴倩,王大刚. 2017

[9]大豆新品系抗SMV鉴定及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黄志平,李杰坤,吴倩,胡国玉,王维虎,杨永庆. 2021

[10]大豆广谱抗源对SMV优势株系的抗性遗传和等位性分析. 王大刚,张磊,吴倩,胡晨,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 2016

[11]大豆种质资源抗大豆花叶病毒的鉴定. 王大刚,胡国玉,黄志平,张磊,于国宜. 2013

[12]大豆R_(SC4)抗病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杨勇,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2022

[13]大豆RSC4抗病候选基因Glvma.14G204700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大刚,陈圣男,杨勇,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2022

[14]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王大刚,张磊,智海剑. 2012

[15]大豆花叶病毒致病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王大刚,智海剑,田震,黄志平,吴倩,张磊. 2015

[16]2009-2015年安徽省大豆试验新品系对SMV和SCN的抗性评价. 于国宜,王大刚,吴倩,胡晨,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 2016

[17]野生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13的抗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陈珊宇,王大刚,郑桂杰,马莹,杨中路,曹栋栋,黄玉韬,智海剑. 2020

[18]大豆硫磷配施的效应研究. 张继榛,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马友华,唐朝辉,孙义祥,王道中,李龙先,何新宏,王安祥,袁世桂,陈仁虎,王永久. 1998

[19]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1998

[20]农威豆田降除杂草的安全性试验研究. 曹德银.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