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03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对策与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甘斌杰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流行;防治对策;抗赤霉病育种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3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361-362+38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20 0 3年安徽省小麦扬花灌浆期间频频降雨 ,4月份降水量淮北中北部地区偏多 8成~ 1.5倍 ,其他地区偏多 1~ 6成 ;月雨日沿淮淮北地区 10~ 16d ,淮河以南地区 17~ 2 1d ,显著偏多 ;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处于过湿状态 ,渍涝面积大。而赤霉病子囊孢子成熟度和释放高峰期又与小麦扬花期正好吻合 ,加上冬春季的低温冻害又降低了一些品种的抵抗力 ,导致小麦赤霉病发病时间早 ,持续时间长 ,发病范围广 ,危害程度大 ,造成损失重。小麦赤霉病打破了南北界限 ,沿江、江淮地区病情严重 ,淮北部分地区病穗率高达 5 0 %以上 ,严重度大多达到 3~ 4级 ,为历史所罕见 ,一般减产 3 0 %以上 ,严重的超过 5 0 % ,沿淮、淮南麦区部分田块损失更大。小麦赤霉病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大 ,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防治对策上积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结合选用抗病品种 ,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策略 ;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 ,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建议 :尽快建立和完善专用小麦等农产品品质及安全检测体系 ,同国际接轨 ,制定赤霉病DON毒素的检测标准 ;进一步加强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的流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在品种布局上考虑高产优质的同时 ,一定要增强品种的抗性

  • 相关文献

[1]2002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对策与建议. 甘斌杰. 2003

[2]猪流感研究进展. 张明明,王强,王小辉. 2009

[3]莴笋根茎部病害的病状特征及防治措施. 鲁广宇. 2019

[4]一株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周清,舒宪,王钰婷,李明浩,汤才国,倪军,赵薇薇,黄胜威,吴丽芳. 2019

[5]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毒力的测定及药效试验. 张勇,马严明,徐劲锋,王梅,孙明娜,高同春. 2004

[6]不同施药器械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效果研究. 程善闽,樊中臣,束永龙,苏贤岩. 2018

[7]基于PSO-SVR模型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方法. 郁凌华,邢程,荀静,缪新伟,王军,曹文昕,岳伟. 2023

[8]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研究. 王丽芳,王越,陈雨,王德好,高同春. 2014

[9]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孢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体呼吸作用的影响. Chen Yu,陈雨,Zhou Ming-guo,周明国. 2010

[10]安徽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工作对策. 高正良,周本国,陈洪俭. 2009

[11]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研究. 刘明利,张玮,王俊,丁舰舟,阮龙. 2023

[12]荸荠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发展规律和防治对策. 张爱芳,李彪. 2002

[13]我国茶园土壤的退化问题及其防治. 廖万有,王宏树,苏有键,康启兵.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