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淮区不同年代冬小麦主栽品种根系性状及氮素利用率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欢 1 ; 陈阜 2 ; 乔玉强 3 ; 郑成岩; 邓艾兴; 曹承富; 张卫建;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改良;根系形态;产量;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9 年 6 期

页码: 692-701

摘要: 为探明黄淮区冬小麦主栽品种的根系性状和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变化趋势,以12个不同年代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根袋盆栽方法,研究了根系形态、吸收能力与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增长率分别为每年0.53%、0.38%、0.53%和0.59%,而氮素内部利用效率则呈下降趋势.小麦孕穗期和成熟期的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均随着年代推移和品种改良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成熟期的相应指标分别每年下降0.68%、1.48%、2.26%和0.78%;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亦显著降低,而比根长则呈显著递增趋势.单位根表面积吸氮量随着年代推移而显著增加,平均每年增长2.09%.此外,近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硝化势随年代推移和品种更新有增加趋势.可见,近期小麦品种比早期品种在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上更具有优势,可能与根系生长冗余的降低、根系氮素吸收能力的增强、根冠关系的协调优化以及硝态氮营养的增强等有关.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阮新民,施伏芝. 2007

[2]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9

[3]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道中,张成军,郭熙盛. 2012

[4]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武文明,李金才,陈洪俭,魏凤珍,王世济. 2011

[5]氮密互作对淮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冠层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黄波,张妍,孙建强,陈翔,张林,朱玉磊,刘惠惠,魏凤珍,宋有洪,李金才. 2019

[6]新型专用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刘倩倩,陈欢,张存岭,乔玉强,陈天河,徐汝民,唐俊,曹承富. 2019

[7]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曹承富. 2014

[8]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9]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夏伟光,武际,高凤梅,王允青,郭熙盛. 2014

[10]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1]控释氮肥拔节期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敏,武际,韩上,雷之萌,朱卫生,张秋,汪建来,朱林. 2017

[12]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华伟,陈欢,赵竹,乔玉强,杜世州,曹承富. 2015

[13]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4]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吴子峰,刘倩倩,郑良勇,张存岭,乔玉强,陈天河,徐汝民,唐俊,曹承富. 2020

[15]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荧光动力学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16]安徽省家蚕品种选育改良及推广方式的总结回顾. 黄德辉,李圣,孙家羿,李庆宝. 2009

[17]控释尿素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氮素利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WU Ji,武际,XIA Weiguang,夏伟光,WANG Yunqing. 2014

[18]水稻氮高效品种的初步筛选. YU Youling,余友玲,WU Wenge,吴文革,CHEN Gang. 2015

[19]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控释氮肥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WANG Dao-zhong,王道中,ZHANG Cheng-jun,张成军,GUO Xi-sheng. 2012

[20]溶磷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磷素形态的影响. 万水霞,李帆,王静,郭志彬,喻颖,蒋光月,武际.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