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途径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孔令聪 1 ; 汪芝寿 1 ; 曹承富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密度;施氮量;群体结构;成穗途径;淮北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303-308

摘要: 小麦在向高产过度中,群体和个体的矛盾较为突出,直接影响产量的提高.密度是群体形成的基础,肥料也影响群体的发展.通过密度与施氮量试验,探讨出最佳的密度和施氮量,使产量构成的三因素得以协调发展.在基础肥力较高(不施肥亩产200公斤以上) 的高产麦田,选用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宿科808,在冬春雨水较多的条件下,亩施氮素12公斤,每亩基本苗可降低到8万,走分蘖成穗为主的途径.在基础肥力比较低的中低产麦田,成穗途径主要靠适当增加苗数,走主茎成穗为主、争取部分分蘖成穗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郑单958产量及农艺性状效应的研究. 张玮,左晓龙,张会南,童有才,刘泽. 2009

[2]淮北地区小麦玉玉产量15000kg/ha栽培体系研究报告. 汪芝寿,曹承富. 1996

[3]淮北地区9个小麦品种(系)遗传型稳定性的初步探讨. 吴根娣,季昌好,王瑞. 1991

[4]淮北生态区短季棉种植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周得宝,徐茂林,窦乐,何团结. 2017

[5]淮北地区玉米‘隆平206’适宜密度研究. 王世济,武文明,韩坤龙,陈洪俭. 2014

[6]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3

[7]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 2011

[8]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4

[9]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高尚,李胜群,陈刚,张毅,瞿明定,孙雪原. 2015

[10]不同机插株距对徽两优5号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GAO Shang,高尚,LI Shengqun,李胜群,CHEN Gang. 2015

[11]施氮量对机插杂交粳稻徐优40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吴文革,郭振华,陈烨,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2009

[12]施氮量对直播稻绿旱粳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陈龙,王士梅,杨安中,方吴云,龚存力,宗易. 2023

[13]芹芽不同施氮量比较试验. 董军,何基正,殷俊峰,徐宏. 2007

[14]氮密互作对淮北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冠层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黄波,张妍,孙建强,陈翔,张林,朱玉磊,刘惠惠,魏凤珍,宋有洪,李金才. 2019

[15]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刘春盛,胡润,程生龙,叶北朝. 2005

[16]不同氮量水平下冷浸田水稻氮和钾的吸收特征研究. 张祥明,王文军,凌国宏,洪国胜,方明,郭熙盛. 2014

[17]氮素用量对烟叶根系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阎轶峰,胡焕亮,汪文杰,姜超强,沈嘉,赵第锟,祖朝龙,周初跃. 2023

[18]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土壤氮素表观盈亏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陈欢,曹承富,杜世州,赵竹. 2015

[19]密度与施氮量对早熟·超高产杂交水稻皖稻125产量的影响.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 2009

[20]施氮水平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 滕斌,李之林,肖立中,张瑛,吴敬德,朱学桂,宣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