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汪强 1 ; 徐桂珍 2 ; 赵莉 2 ; 王本超 2 ; 曹文昕 2 ; 张子福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临泉县农技推广中心
关键词: 皖芝1号;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32 期
页码: 16182-16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优选适合安徽生态条件的芝麻新品种,研究其高产配套技术。[方法]以芝麻雄性不育材料为母本,豫芝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在F2中选择优良可育株,通过逐代优选,系统选育出皖芝1号新品种。[结果]安徽省芝麻新品种区试结果表明,皖芝1号在9个参试的常规品种中居第1位,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7.81%。2007~2009年在安徽及周边省份示范推广,表现产量高、品质好、抗性较强,综合性状优于当地主栽品种,比一般品种产量提高7.81%~59.70%。[结论]该研究对于加快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关文献
[1]杂交晚粳新组合40优04的选育及其应用. 张培江,孙明,白一松,杨联松,许传万,占新春. 2001
[2]皖棉10号的选育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张翼,吴德祥,路曦结,何团结,郑曙峰,阚画春,韩文兵,刘利平. 1999
[3]茶树新品种“黄山早芽”选育报告. 江济和. 1994
[4]烤烟新品种川烟10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孙学永,雷强,肖勇,郭仕平,段旺军,刘炎红,祖朝龙,朱启法,杨兴有,余祥文,钱宇,陈志华. 2024
[5]中早熟番茄新品种皖粉2号的选育及栽培. 方凌,张其安,董言香,廖华俊,方道胜. 1999
[6]桃新品种皖农1号的选育. 孙云开,王清明,潘海发,盛玉,周晖,张金云. 2024
[7]烤烟新品种川烟10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孙学永,肖勇,郭仕平,杨兴有,钱宇,雷强,祖朝龙,李斌,余祥文,段旺军,刘炎红,朱启法. 2024
[8]设施栽培紫色辣椒品种“紫晶1号”的选育. 江海坤,王朋成,王艳,贾利,田红梅,严从生,方凌,张其安. 2017
[9]玉米皖玉4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报. 童有才,左晓龙,张会南,刘玉恒. 1996
[10]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 张磊,戴瓯和. 2003
[11]安徽省沿淮地区旱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允青,鲍先巡,宗卫东,刘岚. 2009
[12]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生态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陈慧霞. 1997
[13]淮北砂姜黑土区甘蓝的栽培管理模式. 江舰,姚自鸣. 2000
[14]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吴爽,王德正,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杜士云. 2001
[15]晚播条件下周麦22高产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16]合肥地区花生白沙1016提纯复壮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张祎,季昌好,刘泽,董世聪,张德玲. 2002
[17]K优绿36高产栽培技术. 杨前进,朱启升,张德文,詹树科,洪敏,汪丽黛. 2000
[18]绿色性状聚合育种. 周少川,李泽福,戴陆园,余新桥. 2016
[19]耐寒乌菜新品种“黛绿1号”的选育. 秦艳梅,王明霞,严从生,江海坤,张其安,田红梅,王艳,马绍鋆,方凌. 2016
[20]紫色辣椒新品种紫燕1号的选育. 方凌,张其安,江洪泾,董言香,江海坤,严从生,朱玉宝.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麦新品系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基因效应分析
作者:张琪琪;刘方方;万映秀;曹文昕;李炎;李耀;张平治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品种;抗性基因
-
皖北地区芝麻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应用研究
作者:林勇翔;汪强;张子福;刘路;朱浩杰;赵莉;张祎;张银萍
关键词:芝麻;机械化;技术;装备;效率
-
小刊物服务大农业 宽视角服务新农村-《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三农"之路
作者:李继红;江珊;徐桂珍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三农”;期刊定位;特色栏目;媒体融合;社会效益
-
小麦倒春寒抗性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刘方方;万映秀;曹文昕;李耀;张琪琪;李炎;张平治
关键词:小麦;倒春寒;分级标准;抗性评价方法
-
不同芝麻品种矮化调控效应研究
作者:林勇翔;汪强;张子福;赵莉;张祎;张银萍
关键词:芝麻;品种;机械化;矮化调控;株型;产量
-
芝麻产业机械化发展与振兴
作者:张银萍;汪强;周可金;夏利娟;张祎;赵莉;林勇翔;张付贵
关键词:芝麻;产业现状;机械化;发展;振兴
-
基于PSO-SVR模型的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方法
作者:郁凌华;邢程;荀静;缪新伟;王军;曹文昕;岳伟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粒子群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气象;小麦赤霉病;病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