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国远 1 ; 刘源 2 ; 高韶婷 2 ; 许月英 1 ; 章薇 1 ; 吴浩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符离集烧鸡;挥发性化合物;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14 年 37 卷 06 期

页码: 103-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中国著名的传统肉制品符离集烧鸡5种不同加工阶段下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比较,以期找到符离集烧鸡中特有的存在显著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组分,为其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采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2种技术研究符离集烧鸡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气味差异明显,能被很好地区分,其鉴别指数DI值为79。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共鉴定得到12大类10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7种醇类、5种酚类、18种醛类、10种酮类、8种酸类、4种酯类、5种烷烃类、2种芳香烃类、17种烯烃类、8种含氧化合物、3种含氮化合物和3种含硫化合物;在5种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生鸡、油炸鸡、卤制鸡、真空包装鸡和成品符离集烧鸡)中分别鉴定出35、41、55、88和67种风味化合物。5种样品中,醛、酮、醇、烃类以及含氧化合物的含量均占总量的绝大部分,而酸、酯以及含氮和含硫化合物含量较低。油炸和卤制是符离集烧鸡气味形成最主要的加工阶段,硫化物和羰基化合物是主要的风味贡献物质。脂肪氧化降解、美拉德反应以及Strecker降解是符离集烧鸡风味形成的重要反应。

  • 相关文献

[1]饲养模式对符离集烧鸡品质的影响. 章薇,许月英,杨家军,苏世广,熊国远,刘金华,贾敬敏,唐焰. 2014

[2]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分析及控制. 章薇,熊国远,董井云,杨松,贾敬敏,许月英. 2016

[3]淮北麻鸡出栏日龄对产肉性能及制作烧鸡品质的影响. 章薇,许月英,杨家军,刘金华,贾敬敏,唐焰. 2014

[4]不同白化期的‘黄山白茶’代谢物差异分析. 周汉琛,刘亚芹,雷攀登. 2022

[5]茎和叶对祁门红茶品质的贡献分析. . 2023

[6]臭鳜鱼发酵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杨召侠,刘洒洒,高宁,朱容仟,纪超凡,董秀萍,杨松,闫晓明,林心萍.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