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玉强 1 ; 曹承富 1 ; 杜世州 1 ; 赵竹 1 ; 李玮 1 ; 陈欢 1 ; 张向前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淮北地区;晚播小麦;产量构成;抗晚播指数;聚类分析;品种筛选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15 期
页码: 17-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筛选适合安徽淮北地区种植的晚播小麦品种,以20份淮北地区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晚播(11月14日)条件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并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晚播能力特性。结果表明,晚播小麦品种的产量变幅为6939.30~8112.75 kg/hm2,产量构成间的变异表现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在晚播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中,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穗粒数与产量间的相关极显著(r=0.578),千粒重与产量间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穗数(X1)、穗粒数(X2)和千粒重(X3)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形成具有真实的回归关系,所构建的回归方程为Y=71.964+3.483X1+5.327X2+2.533X3;聚类分析表明,20个主栽品种在遗传距离为1.206处被划分为4类,同时根据聚类结果,筛选了一批抗晚播能力较强的品种,如‘皖科06290’、‘许科1号’、‘宿553’和‘周麦27’等,这些品种可作为安徽淮北地区晚播条件下种植的理想品种。
- 相关文献
[1]淮北地区小麦主栽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竹,张向前,李玮,陈欢. 2018
[2]氮肥运筹和播种密度对晚播小麦群体总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赵竹,蔡海涛,李玮,陈欢. 2014
[3]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及其系谱. 吴清鹄,张志勇. 1993
[4]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收获期研究. 吴兰云,徐茂林,周得宝,陈洪俭,陈现平,李建花,李金才. 2010
[5]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10
[6]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示范的产量结构及配套技术分析. 王世济,陈洪俭,左晓龙,阮龙,高正良. 2013
[7]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 张磊,戴瓯和. 2003
[8]淮北地区小麦综合栽培技术组装配套研究. 牛元民,杜世州. 2007
[9]阜南县主要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项田夫,王省业,朱炜华,李治才,胡永年,王光宇. 2000
[10]淮北稻麦吨粮田建设中水稻高效开发与高产配套技术探讨. 汪强. 1993
[11]淮北地区温室越冬番茄栽培技术. 刘天宝,刘才宇,赵贵云,朱培蕾,吴国喜,朱秀蕾. 2009
[12]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 2017
[13]小麦新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甘斌杰,黄晓荣,夏孝群. 2014
[14]超级稻Ⅲ优98的产量构成与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吴文革,吴桂成,杨联松,白一松,张培江,陈周前. 2006
[15]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 吴文革,杨联松,苏泽胜,张玉海,白一松. 2008
[16]中籼898产量构成及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夏加发,李泽福,高峰,唐光勇. 2000
[17]皖稻101产量构成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夏加发,李泽福,唐光勇,沈绪波. 2003
[18]孕穗期淹水胁迫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王斌,许有尊,陈刚,胡琪峰,吴文革. 2013
[19]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吴文革,杨联松,赵决建,胡根生,方文杰,白一松,张四海,张玉海. 2008
[20]籼粳交组合甬优1540钵育机插超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群体光合特征. 吴文革,习敏,许有尊,陈刚,周永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作者: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关键词:小麦;光能利用率;光能资源利用;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产量
-
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黑麦草;污泥/改性污泥生物炭;生物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
-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作者: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关键词: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
-
同守初心四十载杨柳精神谱新篇 -杨柳实验站成功运作40年的启示
作者:张存岭;曹承富;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农业野外实验站;基地建设;运作启示
-
联合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和支持向量机的小麦白粉病监测方法(英文)
作者:赵晋陵;杜世州;黄林生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高分一号;MODIS;Landsat-8;地表温度;支持向量机;
-
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无机氮变化、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张林;武文明;陈欢;陈洪俭;彭晨;王世济;曹承富
关键词:玉米;控失肥;一次性施肥;产量;氮素转运;氮素利用效率
-
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
作者: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关键词:农业生产;耕作方式;粮食作物;根系;品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