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穴基本苗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文革 1 ; 杨剑波 1 ; 张健美 2 ; 周永进 1 ; 蔡海涛 2 ; 许有尊 1 ; 吴然然 2 ; 陈刚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

关键词: 水稻;每穴栽插苗数;群体质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4 年 41 卷 03 期

页码: 401-4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两系杂交稻为对象,设置1、2、3和4苗·穴-1等4个处理,研究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构建及产量的影响,探明杂交中籼稻机插秧适宜的每穴栽插苗数。结果表明,在拔节及抽穗期,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随之增加,但抽穗期以后由于3、4苗·穴-1处理的群体叶面积衰减较快,致使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减少,成熟期时以2苗·穴-1处理最高。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有效穗数随之增加,每穗粒数逐渐减少,但单穴超过2苗时,穗数的增加不再显著;结实率除4苗·穴-1处理显著降低外,其余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受每穴栽插苗数的影响较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群体颖花量及产量均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均以2苗·穴-1最高。综合来看,机插杂交中籼稻以单穴2苗最为适宜,能使水稻在生育中后期形成高光效群体,保持较高LAI及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增大群体颖花量从而获得高产。每穴栽插苗数过多不利于群体颖花量的增加,反而易导致减产。

  • 相关文献

[1]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2]杂交水稻稀播条件下机插取秧量研究. 许有尊,吴文革,汪新国,周永进,陈刚,胡琪峰,余友玲. 2014

[3]氮肥追施方式对机插杂交中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刚,吴文革,孙如银,许有尊,周永进. 2015

[4]氮肥运筹对机插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吴文革,张玉海,张健美,许有尊,何超波,李霞红,徐长斌,李福军,陈学英. 2011

[5]磷钾肥运筹对沿淮中低产田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江正发,姜涛. 2013

[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稻新两优6号光合速率的影响. 郑乐娅,阎川,张玉海,吴文革,陈周前,许有尊. 2011

[7]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2024

[8]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徐道青,郑曙峰,刘小玲,王维,阚画春,陈敏,李淑英. 2023

[9]早播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叶片光合及籽粒灌浆的差异. 张向前,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4

[10]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初探. 周永进,吴文革,严文学,王松洋,周陶竹. 2015

[11]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占新春,吴文革,李安林. 2002

[12]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小麦植株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差异. 张向前,张贺飞,钱益亮. 2016

[13]不同施氮条件下杂交中籼稻的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 吴文革,杨联松,苏泽胜,张玉海,白一松. 2008

[14]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15]烟农19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对播期和密度的响应.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6]氮肥运筹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武文明,陈洪俭,王世济,魏凤珍,李金才. 2015

[17]江淮地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 2019

[18]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 武际,郭熙盛,张祥明,王允青. 2013

[19]绿肥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赵娜,郭熙盛,曹卫东,王允青,唐杉,赵决建,张智,吴立蒙. 2010

[20]控释尿素减量施用的水稻产量效应研究. 李敏,郑仁兵,韩上,雷之萌,武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