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费维新 1 ; 荣松柏 1 ; 初明光 1 ; 段劲生 2 ; 江莹芬 1 ; 吴新杰 1 ; 李强生 1 ; 陈凤祥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富集能力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10 期
页码: 74-78
摘要: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品种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与铜污染修复能力的差异.[方法]选用10个在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油菜品种在重金属镉、铜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种植,研究不同品种在两种不同背景土壤下生长期与植株部位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镉与铜的吸收富集差异.[结果]甘蓝型油菜对土壤中的重金属镉与铜有较强的吸附与富集能力,但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间与植株的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附富集能力有差异.油菜植株对镉的吸收富集主要集中在茎叶部位尤其是茎秆上,各部位富集能力依次为:茎秆>叶片>根>种籽;对铜吸收富集主要集中在根部和种籽上,各部位富集能力表现为:根>种籽>叶片>茎秆.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能力表现较大差异,苗期秦优10号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能力最强,成熟期秦优11号与绵油11号表现出对镉的超富集能力;不同油菜品种对铜的富集能力也表现出差异,苗期秦优10号叶片的铜富集能力较强,成熟期秦优10号与浙油51种籽的铜富集能力较强.[结论]该研究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油菜种植修复重金属镉等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费维新,荣松柏,初明光,江莹芬,吴新杰,李强生,陈凤祥. 2018
[2]几种食用菌对桑枝屑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 李瑞雪,汪泰初,孟庆杰,王钰婷,胡飞. 2014
[3]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闫晓明,何金柱,苗青松. 2004
[4]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张彩丽,张志转,陈娟,李立虎,罗守进,吕凯. 2016
[5]土壤铅镉污染修复中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彩丽,陈磊,江懿,张成明. 2019
[6]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李录久,许圣君,李光雄,张祥明,王允青,刘英,况晶. 2004
[7]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张彩丽. 2015
[8]桑树在胁迫条件下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陈明,范涛,汪泰初,张丽丽,代君君,舒蕊,章玉萍. 2018
[9]铜陵矿区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付欢欢,马友华,吴文革,胡宏祥,王强,马铁铮,徐露露,聂静茹,程燚. 2014
[10]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基因精细定位. 江莹芬,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 2010
[11]甘蓝型油菜耐低硼能力的差异和筛选. 张自立,孙永玲,郭高,兰金,李江遐,李强生. 2001
[12]地膜覆盖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 孙永玲,郭高,童存泉,邢君,牛运生,黄秋云. 2000
[13]13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马琳,刘海珍,陆徐忠,倪金龙,张小娟,杨剑波. 2013
[14]油菜覆盖地膜的增产效应研究. 孙永玲,郭高,邢君,牛运生,黄秋云. 2000
[15]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形态生理学研究. 宋良图. 1992
[16]甘蓝型油菜种子活力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侯树敏,姚大年,张文明,司洪芳,王昌初,韩立德. 2004
[17]空间条件对油菜诱变效果的研究——突变类型的观察与筛选. 刘泽,赵仁渠. 2000
[18]甘蓝型油菜隐性三系核不育上位基因Rf精细定位. 江莹芬,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范志雄,吴新杰,雷伟侠. 2013
[19]甘蓝型油菜形态标记性状研究进展.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侯树敏,费维新,黄晓荣,江莹芬. 2005
[20]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菌核病的抗(避)、耐病性研究. 胡宝成,陈凤祥,李强生,檀华蓉,李成,王文相,陈维生,张曼琳.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WOS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李瑞;丁茂文;费维新;张付贵;朱宗河;周可金;余燕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
安徽省水稻地方品种资源鉴定评价
作者:周坤能;夏加发;张彩娟;王元垒;云鹏;马廷臣;台德卫;张效忠;荣松柏;李泽福
关键词:水稻;地方品种资源;鉴定与评价;优质;抗稻瘟病;安徽
-
生物炭对农药吸附机理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作者:董旭;褚玥;童舟;孟丹丹;孙明娜;周亮亮;王鸣华;段劲生
关键词:生物炭;农药;环境;改性;吸附
-
氟唑菌苯胺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立体选择性毒性效应
作者:温宏伟;张召贤;薛佳莹;段劲生;吴祥为
关键词:氟唑菌苯胺;蛋白核小球藻;立体选择性;急性毒性;光合色素;降解
-
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王庆;李东平;荣松柏;徐磊;田文楠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果桑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作者:褚玥;孙明娜;董旭;童舟;王梅;高同春;邓永进;段劲生
关键词:果桑;质量安全;病虫防治;农药残留;重金属
-
安徽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现状与思考
作者:荣松柏;赵西拥;李玉龙;刘泽
关键词:种质资源;农作物;普查;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