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欢 1 ; 曹承富 1 ; 孔令聪 1 ; 张存岭 2 ; 李玮 1 ; 乔玉强 1 ; 杜世州 1 ; 赵竹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2.安徽省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
关键词: 砂姜黑土;长期施肥;产量稳定性;产量可持续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13 期
页码: 2580-25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长期施肥条件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探明淮北小麦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机制,为淮北砂姜黑土合理施肥管理、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杨柳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研究小麦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波动及土壤养分状况对5种施肥模式(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的响应,比较不同施肥条件下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的优劣,并以此评判施肥的合理性。【结果】淮北砂姜黑土区长期不施肥的小麦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下降量为5.81 kg·hm-2;而长期施肥的小麦产量随时间呈锯齿状波动并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处理(HMNPK)的产量趋势线最高,但其增产优势逐年减弱,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处理(MNPK)以9.75 kg·hm-2的年增长量缩短与其的差距;单施化肥处理(NPK)的小麦产量趋势线在试验前期高于单施有机肥(M),但在22年后有被M处理赶超的趋势。从32年小麦平均产量来看,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与等氮)的增产幅度最大,平均产量分别达5 544.3和5 200.6 kg·hm-2;NPK次之,比当年不施肥处理产量提高了614.6%,M增产幅度最低,但与NPK差异并不明显。砂姜黑土地力贡献率在试验前10年持续降低,降至10%左右趋于稳定,而肥料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则是在前10年持续增加至80%—90%便维持动态平衡。长期不施肥易导致小麦产量变异系数(CV)偏高、可持续性产量指数(SYI)偏低,产量稳定性最低;施肥处理中HMNPK和MNPK处理的CV最低、SYI最高,产量稳定性最高,而M处理的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及NPK。与长期不施肥相比,施肥可明显提高淮北砂姜黑土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有机肥的施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而有效磷含量与化肥的投入相关,处理M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但与其他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与小麦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施肥可有效提高淮北小麦产量,且产量随时间呈锯齿状波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和等氮)的增产效果最佳,但高氮与等氮水平间的产量差随种植年限的增长而逐渐缩短;在试验开始前一阶段单施化肥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有机肥处理,但在22年后有被赶超的趋势。与长期不施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施肥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小麦产量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的提高,其次为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最低。施肥可有效提高砂姜黑土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肥对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含量的提高作用较强,而化肥则对有效磷含量提高作用较强,且小麦产量与全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为最佳施肥模式,土壤养分供应较均衡,小麦产量幅度最大且稳定性最佳,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最优。
- 相关文献
[1]砂姜黑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何传龙,刘枫. 2007
[2]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有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 2009
[3]淮北砂姜黑土酶活性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陈欢,李玮,张存岭,乔玉强,杜世州,赵竹,曹承富. 2014
[4]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刘枫,何传龙. 2009
[5]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小麦根系性状和根冠比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陈欢,乔玉强,杜世州,李玮,赵竹,徐云姬. 2017
[6]长期施肥砂姜黑土微生物学特征差异及评价. 陈欢,曹承富,张存岭,李玮,乔玉强,赵竹,杜世州,张向前. 2015
[7]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的影响. 李玮,陈欢,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张存岭,郑良勇. 2019
[8]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 2004
[9]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向前,陈欢,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李玮,赵竹. 2016
[10]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道中,花可可,郭志彬. 2015
[11]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稳定性分析及高产途径. 胡兴明,张培江,姜保功,孙明,白一松,杨联松,许传万. 2000
[12]水稻抗逆性与育种. 严企松. 1990
[13]淮北地区大豆新品种的产量稳定性探讨. 周守年. 1990
[14]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唐杉,王允青,赵决建,张智,吴立蒙,曹卫东. 2015
[15]氮钾配施对生姜生长和砂姜黑土养分状况的影响. Li Lujiu,李录久,Wang Jiajia,王家嘉,Gao Jiejun. 2012
[16]秸秆堆肥对砂姜黑土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培肥效果研究. He Chuanlong,何传龙,Cao Chengfu,曹承富. 2012
[17]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Wang Dao-zhong,王道中,Guo Zhi-bing. 2012
[18]沿淮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曹承富,肖扬书,武际,曹军,高峰,李学章,牛泉清,杨剑波. 2014
[19]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探讨.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郭高,臧玉琦,罗维光,王俊杰. 2001
[20]砂姜黑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宏观对策. 张习奇,闫晓明,郭高,周来香.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光效小麦群体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机理
作者:丁永刚;陈欢;曹承富;乔玉强;赵竹;李玮;张向前;杜世州
关键词:小麦;光能利用率;光能资源利用;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产量
-
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黑麦草;污泥/改性污泥生物炭;生物量;养分吸收;土壤养分
-
安徽稻油两熟制不同种植方式下气候资源配置和演变
作者:金文俊;陈小飞;陈金华;韦志;雷伟侠;孔令聪;杜祥备
关键词:稻-油复种;资源配置;气候变化;种植方式
-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
作者: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吴子峰;乔玉强;李玮;张向前;赵竹;丁永刚;侯君佑;储艳梅;韩佩杰;杜世州
关键词: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杜祥备;陈小飞;金文俊;孔令聪;李杰坤;王路路;赵冬;沈维良;钱振亚;黄志平
关键词: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同守初心四十载杨柳精神谱新篇 -杨柳实验站成功运作40年的启示
作者:张存岭;曹承富;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关键词:农业野外实验站;基地建设;运作启示
-
联合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和支持向量机的小麦白粉病监测方法(英文)
作者:赵晋陵;杜世州;黄林生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高分一号;MODIS;Landsat-8;地表温度;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