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守海 1 ; 罗彦长 1 ; 王德正 1 ; 李成荃 1 ; 吴爽 1 ; 杜士云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1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422-4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3℃ ,不育期 34d以上 ,主茎 7.9~ 13叶
- 相关文献
[1]早籼S904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敬德,吴跃进,汪秀峰,许霞. 1996
[2]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早籼2430的选育与应用. 罗彦长,吴爽,杜士云,王守海,王德正,李成荃. 2007
[3]灌浆成熟期气候条件对早籼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王守海,李泽宫,吴李君. 1990
[4]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庆瑢,孙明,龚秀东,王前超,姚卫清,秦波. 2003
[5]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09
[6]功能性水稻新品种品黑一号的选育及营养安全研究初报. 台德卫,蒋光月,姚自鸣,刘泽,黄天林,陈应南君,张培申,杨普,张效忠. 2016
[7]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344S的选育. 杨联松,白一松,熊延文. 2015
[8]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K优52.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明. 2008
[9]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289. 张效忠,丁美顺,刘会义,台德卫,梅德勇,陈应南君,吴爽,杜士云,白一松. 2014
[10]豌豆品种皖豌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勇,叶卫军,田东丰,周斌,张丽亚. 2018
[11]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 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2022
[12]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2023
[13]东流水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贾玉堂,赵拴平,徐磊,程智中,何宗来. 2014
[14]抗虫杂交棉爱杂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产焰坤,潘泽义. 2012
[15]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531.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 2020
[16]单季晚粳杂交稻新组合T12优66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张培江,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 2014
[17]茶树新品种“黄山早芽”选育报告. 江济和. 1994
[18]中籼糯N-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许传万,吴家道,陈桂芝,许学. 2010
[19]滁州鲫种质资源现状与选育技术探讨. 吴明林,李海洋,侯冠军,何吉祥. 2012
[20]BT型粳稻不育系T4012A的选育及应用. 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张培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高效节水抗旱三系杂交稻新组合旱优82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王伍梅;洪祖正;王庆永;袁士成;赵波;朱庆跃;孟军;戚士章;戚士胜;杜士云;王占保
关键词:杂交水稻;节水抗旱稻;旱优82;选育
-
全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太两优珍香的选育
作者:梅建虎;王伍梅;章万东;杜士云
关键词:杂交水稻;香稻;太两优珍香;优质;高产;选育
-
早熟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7871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作者: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制种
-
水稻永久温敏核不育遗传特性浅析
作者:江建华;张瑛;党小景;王德正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遗传特性;温敏;反温敏;制种
-
利用InDel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籼稻中籼粳交杂株
作者:潘伟芹;马卉;许学;鲍翔宇;麦霄黎;林玲;吴爽;汪秀峰
关键词:水稻;籼粳交杂株;大青棵;InDel标记;籼粳属性鉴定
-
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H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江建华;党小景;张瑛;王德正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广茉HS;优质;选育
-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7011S;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