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静 1 ; 郭熙盛 2 ; 王允青 2 ; 吕国安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

2.安徽省农科院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氮素;秸秆还田;水体富营养化

期刊名称: 水利学报

ISSN: 0559-9350

年卷期: 2014 年 45 卷 04 期

页码: 410-41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巢湖流域稻麦(油)轮作区水稻季减少农田氮素流失的有效耕作措施,降低其对湖区水质的威胁,采用野外定位观测试验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连续两年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总氮(TN)、溶解态氮(DN)、溶解态有机氮(DO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N、DON和NH4+-N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降低,至8~10 d后趋于稳定;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NO3--N浓度普遍较低;尿素施用后8~10 d之内是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秸秆还田降低这一时期TN、DN、NH4+-N浓度的效果显著,而DON浓度差异未达显著水平。D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所占TN比例达63.2%~88.8%,尿素施用后6 d内DN又以NH4+-N为主,NH4+-N所占TN的比例为33.8%~69.9%。DON是稻田田面水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效应不容忽视。秸秆还田还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增产幅度分别为12.25%和7.68%,平均为9.96%。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秸秆还田可以作为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措施在巢湖流域使用。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对稻田磷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丁树文,孟超峰. 2013

[2]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 王晓波,车威,纪荣婷,何传龙,朱安宁,王伏伟,朱林. 2015

[3]人工湿地技术在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汪洪,李录久,王凤忠,李书田,刘荣乐. 2007

[4]保护性耕作与氮肥后移对巢湖流域麦田磷素流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丁树文. 2011

[5]人工湿地技术在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汪洪,李录久,王凤忠,李书田,刘荣乐. 2007

[6]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国外经验. 罗守进,吕凯,陈磊,朱淼,李立虎. 2015

[7]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分析. 王静,郭熙盛,吕国安,王允青,叶寅,王道中. 2016

[8]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巢湖流域旱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2010

[9]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唐杉. 2012

[10]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 2010

[11]传统耕作方式下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紧实度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Guo Zhibin,郭志彬,Wang Jing,王静,Guo Xisheng. 2012

[12]秸秆还田下优化栽培对油菜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YUAN Man-man,袁嫚嫚,Wu Gang,邬刚,SUN Yi-Xiang. 2014

[13]秸秆堆肥对砂姜黑土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培肥效果研究. He Chuanlong,何传龙,Cao Chengfu,曹承富. 2012

[14]秸秆还田的化感效应概述. 周婷婷,朱丽君,李布青. 2010

[15]安徽保护性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王艳,施六林,王川. 2012

[16]安徽保护性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WANG Yan,王艳,SHI Liu-Lin,施六林. 2013

[17]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2

[18]吨粮田夏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氮素效应研究.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 1993

[19]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罗志祥,苏泽胜,施伏芝,阮新民. 2004

[20]施氮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杜世州,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