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系超级杂交稻徽两优6号在安徽的推广与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栗云端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超级稻;两系杂交稻;徽两优6号;推广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46-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介绍了徽两优6号在安徽的试种和示范表现,认为徽两优6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倒伏、米质优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推广前景广阔。由于其易感稻曲病,建议在具有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区域实施配套栽培技术和重点防治稻曲病。

  • 相关文献

[1]水稻新品种徽两优6号栽培技术. 栗云端. 2013

[2]超级稻徽两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家喜,杨联松,陈文彬,线征,白一松. 2013

[3]徽两优6号特征特性·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要,张效忠,赵磊,盛明传,台德卫,杨联松,白一松. 2011

[4]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王伍梅,张效忠,白一松,王步林,陈文彬. 2009

[5]超级稻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张毅,陈文彬,易保兵,钱征,周守年. 2012

[6]抗倒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品种特性研究. 栗云端. 2013

[7]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 杨联松,白一松. 2009

[8]两系中籼徽两优6号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杨联松,白一松,钱征,陈文彬,郑立平,周守年. 2012

[9]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母本抛秧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张效忠,陈文彬,白一松,郑力平,钱征. 2011

[10]一种新型硅肥在两系杂交水稻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陈刚,CHEN Gang,LUO Zhi-xiang,罗志祥,SHI Fu-zhi,施伏芝. 2017

[11]转C_4光合基因水稻特征特性及其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 王德正,迟伟,王守海,焦德茂,吴爽,李霞,李成荃,张云华,罗彦长. 2004

[12]安徽两系杂交稻育种开发与种子产业化的实践. 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罗彦长,孙宗法. 2000

[13]两系杂交籼稻皖稻79制种技术研究. 王德正,王守海,李成荃,罗彦长,宛麟,胡先文,吴爽,杜士云. 2003

[14]杂交中籼两优669在江淮地区高产制种技术.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从夕汉,吕孝财,李定波. 2015

[15]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289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张效忠,王守海,台德卫,梅德勇,丁美顺,刘会义. 2014

[16]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61号. 王德正,杜士云,王守海,罗彦长,李成荃,吴爽. 2007

[17]油麦茬直播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两优8901. 邵红星,杨林松,赵玉廷,许荣华. 2015

[18]Y两优9918在巢湖地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梁华金,吕孝林,周林,魏安季,吴文革. 2012

[19]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Ⅳ)——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与高产技术研究. 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杜士云,吴爽. 2003

[20]优质两系杂交晚籼两优3401的选育与应用. 王守海,吴爽,杜士云,王德正,罗彦长,黄忠祥,李成荃.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