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夏大豆早熟高产育种的体会
《安徽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目前我省大豆生产用的种子仍以农家品种为主,多数农家品种枝叶繁茂,抗逆性强,产量较高,但生育期偏长,约110—120天,亩产尚难突破400斤水平.从现有的品种状况来看,往往一些早熟品种增产潜力较小,一些高产品种生育期又偏长,为了逐步统一这个矛盾,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早熟高产育种,以期选出比当地推广种徐州424增产的早熟品种.并通过早熟高产育种的实践,对其技术有所体会,现简述如后.
关于今后夏秋蚕品种的方向问题
《安徽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我国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自然的夏秋蚕品种,就性状而言,大都是体质强健,丝质良好,缺点是茧小丝少,产量不高.约在1924年前后,才出现了经人工孵化的改良夏秋蚕种.最初用二化性中系纯粹种,不久改用了中日一代杂种.抗日战争前为求蚕作安定,曾一度由广东引进了"广寒""广麻"两个多化性品种,丝色洁白,茧层量中等,分别和华六杂交,制成夏用种(多化×二化) 和秋用种(二化×多化),抗日战争开始后即停止生产.抗战胜利后直至六十年代初,夏秋用品种主要用华十×沄文.后来因为法文品种死卵和再出卵多,体质有下降的倾向,于是
皖南山区低产茶园改土培肥技术
《土壤 》 1979
摘要:皖南山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光照适度,土壤多为红黄壤呈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本区开发利用时间较早,种茶历史悠久,是我国茶叶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亦是我国重要名茶“祁红”“屯绿”产区。但是,目前山区茶园一般单产很低,亩产仅有50—60斤,而且这些低产茶园所占面积很大,达茶园总面积70%左右。茶园低产原因是多方面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试验报告
《安徽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纹枯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采取多肥、密植和推广矮秆良种等高产措施后、稻株生长茂密,田间郁闭,株间湿度大,促使病害发生严重.现已成为我省山区和高产地区的水稻增产障碍.现有防治内容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要提高栽培防病技术水平.增加农药品种和推广抗病品种,以控制病害,保证水稻丰收.本文是对纹枯病的防治示范、药效试验和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综合试验报告.
茶园高产稳产优质水平演变的过程及其与栽培技术的相关性
《安徽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茶树是多年生作物,既有历时较长的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的总发育周期,又有历时较短多次循环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年发育周期.各个周期既有各自独立特点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面.每一周期各个器官生育,都具有直接影响和后继效应.这些影响和效应,不仅与这个器官本身有关系,而且也和其他器官有关联.由于这一情况,在同一栽培技术的不同地块的茶园中,常因前一周期所受的不同影响,为后一周期带来不同的效益. 现将我所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二十(1958~1977) 年研究结果情况总结于后,为进一步建设好茶叶生产基地,加速茶叶科学技术现代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桑蚕新品种合成的选育和合成×754的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一、前言春用品种华合×东肥已在国内推广十二年,对增加我国蚕丝产量起了积极作用.为了迅速提高出丝率,增加产丝量,积极选育好养、优质、高产的桑蚕春晚秋新品种,成为当前蚕业生产上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所于1966年开始进行春晚秋蚕品种选育,到1975年性状基本稳定,初步育成一个新品种定名为合成.用这个育成的品种和754杂交,其生产性能达到育种计划指标. 二、选育经过
皖棉73-10的育成
《安徽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一、培育过程1953年深入沿海棉区与广大干群共同总结群众植棉经验,研究发展棉花生产问题,从实践中认识到,外国引进的品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培育适合我国条件的棉花新品种.这一年冬,利用室温的条件,从我国品种资源中,选用"福建建阳短果枝" (早熟短果枝,绒长22毫米上下,衣分30~32%) 为母本,和"长绒1号" (松散、迟熟、绒长35毫米上下) 为父本,从第二代(F_2) 起定向选择.1969年选得了单株69—6682—13.又经过一系列的观察、记载、分析,到1972年已基本定型.从1972年起先后参加长江流域和省内区域试验,并进行试纺工作.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肯定了"皖棉73—10"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