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早籼不育系351A的选育

杂交水稻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351A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新育成的一个中熟早籼型不育系,具有早熟遗传力强、抗性好和异交结实率高等优点。1994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稻49号’。

关键词: 早籼不育系,早熟遗传性,抗性,异交性,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鸭传染性囊病研究初报

养禽与禽病防治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一、流行情况 安徽省合肥市郊县某养殖场饲养樱桃谷肉鸭650只与1600只肉鸡饲养在中间无隔墙只用渔网栏隔的一幢房舍内,1994年9月鸡群发生传染性囊病,与此同时2周龄的雏鸭也发病(发病鸭471只,占72%),次日用青、链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与有机肥及两者配施长期定位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本文研究了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肥料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的地力贡献具有持久性的特点,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2.7%。不同施肥组合产量总趋势是:MNPK、NPK>MNP、NP>MN、M>N>CK。说明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产量最高,氮磷钾化肥配施也能获得高产稳产,提高土壤肥力。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携入磷钾养分所致。氮肥单施肥料效应逐年下降,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时磷钾肥效应则呈上升趋势。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随着配合的完全程度增加,肥料效应也依次上升。氮肥利用率化肥大于有机肥,钾肥则相反,磷肥两者基本相同。从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及土壤肥力变化,可为施肥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化肥,有机肥,肥料效应,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棉豆三熟的效益与技术

中国棉花 199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棉花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发展趋势预测的研究

棉花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1982~1992年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年度平均皮棉产量及其组分和纤维品质指标为资料,建立GM(1.1)动态模型,对棉花新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呈上升趋势,到2000年可达1479.36kg/hm2,产量组分中单株铃数、衣分呈上升趋势,单铃重呈下降趋势,分别可达23.058个、42.051%和4.59g。在纤维品质指标中,主体长度和细度均呈上升趋势,单强、断裂长度和成熟系数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分别可达32.282mm、5778m/g、3.539g、21.326km和1.47g。、-0.312和0.558。2.2纤维品质指标的发展趋势分析纤维品质指标主体长度、单强、细度、断裂长度以及成熟系数的GM(1.1)模型及精度(表4)。由表4所得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经检验,模型精度除断裂长度为三级外,其它均达一、二级标准,预测值可靠。利用表4模型预测1995、2000年纤维品质指标,并以1991年为基数计算到2000年安徽省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指标平均年递增、递减百分率(表5)。表5结果表明,90年代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指标的发展趋势是:主体长度和细度升高,预计到20?

关键词: 棉花,GM(1.1)模型,产量,纤维品质,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棉灵防治抗性棉铃虫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安棉灵系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针对防治抗性棉铃虫研制开发的新型复配杀虫剂。试验结果表明:25.5%安棉灵防治棉铃虫亩用量35~75ml的校正防效达69.2%~92.67%,优于对照农药灭铃灵。每亩次用药量以35~50ml为宜。施药时间以产卵高峰期为佳。施药间隔期5~7天。该农药可在棉区,特别是棉铃虫已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安棉灵;棉铃虫;抗药性;校正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品种(系)配合力效应及其杂种优势分析(简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5

摘要:应用部分双列杂交中轮回设计,分析了11个陆地棉品种(系)的籽、皮产量、衣分、籽指、纤维长度、强度的配合力和22个组合产量及其组分性状、纤维长度、强度、全生育期的杂种优势。结果在明;中12、徐州184、鲁3389、泗棉2号的产量性状GCA效应较大,可作为高产育种材料,而中378、徐州141、冀1041纤维品质性状GCA效应较大,可作为此质育种材料。组合的产量性状SCA效应和品质性状SCA效应较难统一,需要做大量组合进行筛选。组合的杂种优势以产量性状为最大,但纤维长度、强度及全生育期的杂种优势较小。

关键词: 陆地棉,品种(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阳烤烟产量和质量波动的气候因素分析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5

摘要:本文采用统计学方法揭示凤阳烤烟生产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4月份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7月份降水量是影响烤烟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7月份太阳总辐射能、8月份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能是影响烤烟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麦茬烟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远不及春烟优越。

关键词: 烤烟,产量,质量,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根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步骤和统计分析方法,用结构化BASIC语言及C—DBASEⅢ联合编程建立了区域试验计算机管理系统RVTMS(RegionalVarietyTestManagementSystem)。本系统能够对区域试验结果进行汇总制表,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品种稳定性适应性分析,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能对品种进行多指标模糊评判,宏观调控灰色决策。经初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使用该系统能从区域试验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关键词: 区域试验;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应用DPC化调效果及使用方法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经我省沿江棉区多个试点棉花全程使用DPC4~6次、使用总量150~180g/ha的实践表明:棉田推行DPC全程化调效果良好,具有壮苗促早发,减轻病虫为害,改善株型,延缓衰老,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效果。是深化本区棉花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 棉花,DPC,全程化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