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中稻及杂交双晚适宜播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三年联合试验表明:杂交稻不同播期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都有很大差异。无论是作中稻或双晚都表现出早播高产,迟播减产、越迟播减产幅度越大。在茬口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早播。
关键词: 杂交中稻;杂交双晚;适宜播期
成鱼塘套养加州鲈的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池塘每亩套养全长5.2cm的加州鲈鱼种40尾,年底养成商品鱼的成活率为86.8%,平均每亩生产成鱼12.5Kg。平均规格361g/尾,最大个体500g/尾。仅加州鲈一项每亩平均获利489.33元。
关键词: 加州鲈,池塘套养
台湾茶业科研选题特点及启示
《台湾农业情况 》 1995
摘要:台湾省茶业改良场,是茶叶专业科研机构,其科研水平基本可以代表台湾岛内整个茶业科技发展水平.为了进一步研讨台湾茶州科技发展概况,本文依据《台湾省茶业改良场近三年来主要试验研究及推广成果报告》,评术台湾茶业科研选题特点及其启示.
胺苯黄隆油菜田除草试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摘要:本试验利用胺苯黄隆,在油菜4~6叶期1次茎叶喷雾,每公顷有效成分30g,施 药后108天的效果为84%,油菜籽理论增产率近10%;同剂量大田示范,药效及增产作用相似。在试验剂量下,对后茬一季中稻(高优千、籼优63)十分安全。胺苯黄隆与吡氟乙草灵 混用,药效及增产率均有所提高,二者以A.I.20+75g/ha剂量冬季施药,次春防效达86%以上,增产率为14.7%,增收25.7%。
关键词: 胺苯黄隆,吡氟乙草灵,除草
土壤改良剂PH—I在砂姜黑土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配制成砂姜黑土土壤改良剂(简称PH-I),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砂姜黑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PH—I能显著地改善砂姜黑土的物理性状,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尤其是增加团聚体的水稳性,施用PH-I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大幅度提高供试萝卜的产量。
玉米新品种皖玉4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皖玉4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双高产组合。在1992~1993年两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名列各参试品种的首位,比对照种掖单2号增产10%以上。该品种品质优良、适宜密植、丰产性好、抗性较强、适合我省春夏播种。在高产栽培措施下,亩产可达650kg左右。本省制种亩产量200kg以上。1994车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皖玉4号;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皖Ⅲ系长毛兔系统选育中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皖Ⅲ系长毛兔是在皖系粗毛兔的基础上,又经过五个世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本研究对其1~5世代选育群的繁殖和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品系兔繁殖性能适中,生长发育良好,其头胎产仔7.06只,产活行6.63只;初生、21日龄及42日龄窝重分别为349.05g,2168.19g和4901.12g,断奶成活率90%左右。11月龄体重、体长及胸围分别为4117.41g、50.77cmn和32.99cm。
关键词: 皖东长毛兔;繁殖性能;生长发育
茶树双无性系后代数量遗传与育种应用研究综合分析
《广西热作科技 》 1995
摘要:本项试验研究阐明了茶树双无性系后代的遗传进度、人工“有~无~有”性系转换特殊方式下,群体由“群体~非群体~群体”的遗传动态及其数量性状的遗传水平、茶树母本遗传特性对双无性系后代遗传的干扰因素、并对双无性系后代的种性实质及这种遗传特殊方式所产生新群体的利用价值作了评价。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已成为现代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印度很注重推广双无性系后“代,我国利用双无性系后代颇早,但进行遗传分析,本项仍属首次。这项研究,不仅丰富木本植物两种繁殖方式的遗传,更具茶树遗传育种实用意义。
关键词: 茶树双无性系后代,数量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