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环境与遗传因子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1996

摘要:环境与遗传因子对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张慧玲,曹德银,李布青,吴根娣(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合肥230031)(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籽粒品质虽然是个综合概念,但其蛋白质含量是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之一。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价值,这不仅能满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毒灵”对家兔疥癣病的疗效试验

毛皮动物饲养 1996

摘要:家兔疥癣病又称兔螨病,是一种寄生于兔体皮下螨虫引起的常见体外慢性寄生虫病。发病频繁、传染快,严重的影响了家兔的生产和幼兔的育成。为了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杀毒灵”的药理及杀毒性,于1995年3月在本所试验兔场进行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介绍二个大豆新品种

安徽农业 199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项目查新工作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针对当前农业科研项目查新检索的现状,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农业项目查新的条件、特点、作用和程序,及对查新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项目查新;查新咨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的营养特点和施肥配方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研究了蔬菜作物的营养特点、吸肥规律及合理施肥。结果表明:蔬菜由于生育周期短,产量高,吸收养分量大,应及时多次施肥,才能高产。对养分的吸收比例为N:P:K=1:0.11~0.31:0.73~1.38.配方施肥能明显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比习惯施肥增产率分别是:番茄47.3%,辣椒37.6%,茄子24.7%,黄瓜19.3%。

关键词: 蔬菜作物 吸肥规律 营养特点 专用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Ⅲ系长毛兔的选育研究

中国养兔杂志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从1982年开始长毛兔的育种研究,先后育成了皖(Ⅰ)系长毛兔(细毛型)、皖(Ⅱ)系粗毛兔(粗毛型)。皖(Ⅱ)系粗毛兔是在皖(Ⅰ)系长毛兔中选择粗毛率较高的个体组建零世代基础群,采用5月龄早选早配的方法,经系统选育而成,其11月龄产毛量和粗毛率分别达206.53克和13.69%。皖Ⅲ系长毛兔是在皖(Ⅱ)系粗毛兔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选种选配,改善饲养管理等有效措施,经过5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在保持皖(Ⅱ)系粗毛兔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了产毛量和粗毛率,体型外貌方面与皖(Ⅱ)系粗毛兔有所区别且更加一致。据五世代兔群统计,其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为:11月龄剪毛量(91天养毛期)253.19g,折合年产毛量1012.76g,11月龄刀剪毛粗毛率(含两型毛)15.14%,该两项指标分别较皖(Ⅱ)系粗毛兔提高22.59%和10.59%。11月龄毛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其粗毛分别为11.49cm、45.12μm、23.47g 和46.72%,细毛分别为7.40cm、14.86μm、4.23g和44.97%;均接近皖(Ⅱ)系粗毛兔,符合纺织要求。11月龄体重、体长及胸围分别为4117.41g、50.77cm 和32.99cm。头胎产仔7.06只,产活仔6.63只,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及断奶窝重分别为349.05g、2168.19g和4901.12g。上述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原定选育目标。

关键词: 皖系 粗毛型长毛兔 产毛量 粗毛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在果蔬保鲜延贮中的作用及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果蔬的辐照,就是用一定剂量的Co60r射线对水蔬菜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保鲜延贮的目的。与其他贮藏方法相比较,辐照技术处理作用效果好,卫生安全.加工程序简便,节能降耗,无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目前已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辐照技术,保鲜延贮,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抗鸡ND+IBD二联高免血清的研制

中国家禽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猪抗鸡ND+IBD二联高免血清的研制张丹俊(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30031)赵鸿斌(安徽省安庆市兴农家禽研究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特别是IBD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行甚广,常常并发或继发ND,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发温度敏感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在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4、W11在高温(30~35℃)叶片呈白色,在低温下(20~25℃)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17和W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4和W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到对照的88.6%和81.1%。但W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关键词: 叶色突变;温度;叶绿素含量;条件致死;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烟草品种资源研究与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烟草品种资源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优良抗病烟草品种在我省的利用情况

关键词: 安徽,烟草,品种资源,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