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张培江(精确检索)
64条记录
安徽省三系杂交粳稻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本文概述了安徽省三系杂交粳稻育种16年来的发展历程,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的的基本经验及其骨干系简介,主要组合的产量m质抗性、高产制种技术经验及应用价值,提出下一步研究策略。

关键词: 三单粳杂;选有;制种;研究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粳杂新组合80优121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本文主要从栽插密度、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杂交粳稻新组合80优121进行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提出80优121亩产600kg以上的超高产栽培措施为:亩栽1.5~1.7万穴(16.7cm×23.3~26.7cm或20cm×20cm),每穴栽3.5蘖苗左右。亩和纯氮13~15kg,基肥占30%,返青促蘖肥占20%,壮秆促花肥、保花肥及齐穗肥各占17%左右。

关键词: 杂交粳稻;80优121;超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研1号、2号与我国水稻的亲和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日本粳稻品种热研1号、2号与我国籼型、粳型及广亲和水稻品种杂交,F_1的结实率均较高,除热研1号与某些籼稻杂交,F_1结实率为75.70%外,其余均在80%以上。而且同类型组合间的变异系数较小,最大为14.21%。可以认为,热研1号、2号都具有广谱亲和性和较强的亲和力。它们的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对野败、矮败和BT型不育系都是保持的,在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亲和性 籼粳交 超高产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杂交粳稻的增产优势与合理利用

杂交水稻 1991

摘要:1990年南方稻区出现的第二次卖粮难,主要是籼稻的“卖难”,对粳米来说却是“买难”。有人算了一笔帐,以南方六省市粳稻种植面积4290万亩,亩产500公斤,总产214.5亿公斤稻谷,按2.91亿人口计算,每人每月只有粳米4.3公斤(稻谷6.14公斤)。这一供需矛盾本应为高产优质的杂交粳稻推广开辟蹊,但南方杂交粳稻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仍然发展缓慢。“七五”期间六省市育成的粳杂新组合65个,其中11个通过审定,32个通过区试,22个正在参试。据1990年统计,进入示范的不过20个,种植面积约30.4万亩,仅占南方粳稻面积0.8%。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评价杂交粳稻的增产优势及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两方面谈些看法,供讨论。 一、南方来变粳稻的增产优势问团 粳稻同样存在杂交产量优势,这已为大量科研和生产实践所证明。据汤玉庚等“七五”南方稻区区试结果汇总,17个单位’68点次试验,24个单季组合中,增产10%以_L的有10个,17个双晚组合中,增产5.5%以上9个,其中 2个增产 10%以上,分别占供试组合的41. 7%,52.9%及11.8%。又据1990年南方六省市杂交粳稻示范 3个万亩区, 23个千亩片、 162个百亩方5-4704亩产量统计,绝大多数比常规粳稻增产显著(表 1)。 从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大面积示范中可以看出,杂交粳稻的增产优势多数在10%上下,最高增产35.6%,绝对产量,单晚达到8512.5公斤( 19’89)江苏兴化六优 1号)、双晚达669.2公斤(1989,浙江七优2号),并不亚于杂交税稻。1986—1988年,安徽农学院李奕松、孔晓宏曾分别作过杂交利1、粳稻)汇量对比试验(表2)。从三年间供试杂交灿、粳稻11个组合次试验比较,除汕优63和六优C堡各有一次增减产显著外,多数年份、多数组合间产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通过对杂交税、粳稻生育后期的物质生产与分配特性及根系活性的研究还证明了以F几点: —一杂交釉、粳稻就组合的库源类型来说,都属于源限制型,颖花形成能力强,在试验亩插2.5一3.5万穴条件下,每亩颖花量分别达到3178万及3353万粒,但结实率都表现不高不稳,面临库大源乏的障碍。 —一由于杂交税。粳稻的遗传基础不同,各自的生理特性及优势表现也不尽相同,包括分率成穗的差异和齐穗后灌浆特性的差异。就齐穗期植株体内氮碳含量来看,杂交税稻剑叶的含氮量略高于杂交粳稻,而杂交粳稻茎鞘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杂交釉稻。就齐穗后茎鞘物质运转率(茎路输出干物质重占穗增重的比率)和灌浆速度来看,杂交税稻高于杂交粳稻,两年测定结果达极显著,表明在干物质分配上,杂交釉稻这一特性对形成经济产量更有利。就齐穗后净同化量占穗增重比率及其对经济产量的贡献来说,则杂交粳稻又高于杂交税稻(表3)。 —一就根系活力看,杂交粳稻后期能维持较长时间和较强的活性,相应地冠层叶片功能,生理活性降低也慢,叶氮量在抽穗后20—30天内下降15%,同期杂交舢稻下降25%左右,叶绿素含量的趋势和叶氮量相同,灌浆的历程也相应较长。杂交粳稻的这一特性与前人研究的杂交税稻生育前中期有较强的根系活性优势,而后期衰老比常规品种还快的特性是不相同的。 。鉴于杂交他、粳稻生理特性的上述明显差异,我们认为两者的栽培技术也应有别,不加区别地用种植杂交税稻的技术来对待杂交粳稻,必然不能扬杂交粳稻之长,发挥其增产潜力,这正是近年杂交粳稻在有些地方反映优势表现不佳的症结所在,如果以此断言杂交粳稻优势不强是不公平的。皮息之,对于杂交税、粳稻在栽培策略上也必须各有侧重,杂交釉稻生育后期应以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齐穗后光合生产为主攻目标,措施上以抽穗前增施氮磷钾,促进蛋白质和叶绿体的生物合成,以提高光合生产和茎鞘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重点;杂交粳稻除前期攻鳍,达到壮苗、壮秧、壮苗和提高成穗率外,后期要立足于“畅流”,以加快茎鞘内干物质输出,把养分调运出来向籽粒运转为主攻目标。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增施粒肥,特别是抽穗期根外喷施钾肥。据石原·邦( 19%)、马跃芳( 1987)等研究,钾肥有利于茎鞘中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输送。又据湖献99Q年杂交粳稻施肥试验,齐穗后第3天和第15天各喷一次150克磷酸二氢钾加500克尿素兑水IS0公斤的混配液,可亩增稻谷56.8公斤,仅在齐穗后第S天喷1次亩增稻谷31.1公斤。M是延长生长后期的灌水时间,实行养老稻技术,充分发挥杂交粳稻后期功能叶和根系衰老慢,灌浆历程长的生理优势,使弱势粒有充裕的灌浆物质和灌浆时间,以提高结实率和产量。曹显祖等人的研究证明,源限制型品种灌浆期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缺水后结实率下降的幅度比库限制型品种相对大6%左右。 二、南方荣立粳稻的合理利用问题 南方稻区六省市粳稻的生产布局也不相同,传统种植制度在江苏、上海以单季晚稻为主;湖南、湖北双季晚稻为主,安徽、浙江单双并存.,以双为主。故杂交粳稻新组合育成后一直都是分单、双晚两类进行鉴定区试和示范推广的。根据多年试种表现,作单晚产量高而稳,增产幅度也较大;作双晚栽培相对增产幅度较小,而且年际间、地区间、组合间表现也不很稳定。郊“七五”南方稻区单晚组区试,前已述及有 41、 7+%的组合增幅ID%以上,其中1985—1988年对照用鄂宜105,供试组合的增幅为8-34%,多数为15—20%11989—1990年改用秀水04作为对照,组合增幅员相对下降为l,7.--.16. 39%,、多数在7—IO%。1990年南方稻区单晚区试,4个组合增幅3.33—11。9%,同年安徽省单晚组区试,4个组合全部增产,增幅4..2—10.3%,并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中当优82022及六优82022两个组合分别比鄂宜105增产15.56%及7.24%,比当优C堡增产5.2%及0.5%。1990年南方稻区及安徽省两组单晚区试杂交组合与常规品种的产量结构比较如表4。 用杂交粳稻作单晚栽培,与常规对照品种相比,每亩穗数虽减少18.4—19.4-%,结实率低5.2—6.4%,但因每穗粒数多42.2—51%,每亩总颖花数增加14.7—23.4%,每亩实粒数多141.3—308.2万粒而增产。如作双季晚稻栽培,在多数情况下增幅不如单晚大,如1990年南方稻区新组合联鉴7个组合除3.fills/培C312、76优1368..、80优31分别比对.照增产9.’sl%、4.5%、0.54%外,其余4个组合均为减产;安徽省区试中除当优9号比鄂宜105增产外,其余3个组合也都减产。比较其产量结构可以看出(表5),杂交粳稻作双季晚稻种植,分强弱穗数少,每亩实粒数也不高是其主要弱点,在大田的生育期缩短半个月以上,齐穗后气温逐日下降的情况下,生育后期仍和常规品种采取相同的栽培措施,杂交粳稻的这些弱点就难以克服,因此在区试中表现增产不明显。相反,在大田示范推广中,凡能针对杂交粳稻特点,采取“抓两头”即促率和增粒的措施,杂交粳稻的增产优势就容易发挥出来(表1)。 由此认为,为尽快使杂交粳稻在更大规模上树立成功的样板,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在现有组合的推广策略上不妨以单季晚稻作先导。而在双季稻区则要以分率力强、成穗率高、后期耐低温、结实率高而稳定为目标,从中筛洗和继续选育出更直作双季晚稻或单双晚兼用型的组合加以利用。如1985—1989年南方稻区单双晚两组区试,共同参试的组合中有5个(表6),根据它们在两组区试增产率的差异可以认为寒优1027、双优806是相对适宜作双季晚稻的组合. 此外,在各省双季晚稻区试中也出现比常规稻表现稳定增产的组合,如七优2号,两年平均增产10.8 9<, 76优1950表现早熟、增产8.7%,当优9号三年平均增产10.1%等,可在适宜的双季稻区迅速推广应用。南方杂交粳稻的增产优势与合理利用@李成荃$安徽省农科院 @孙明$安徽省农科院 @许克农$安徽省农科院 @朱小秋$安徽省农科院 @白一松$安徽省农科院 @张培江$安徽省农科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4567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