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在已加入WTO的背景下 ,分析了如何在WTO规则允许范围内支持农业发展。针对目前中国基本国情 ,提出走生物技术革新的科技革命途径。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生物技术革新的使用可能使农民收益出现不确定性。如何规避风险 ,农业保险是一种主要的形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保险应由市场承担还是由政府承担提出了观点
关键词:
WTO
技术革新
农业保险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以安农水蜜为试材 ,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以室内水培法促进休眠芽萌发 ,或用早春刚萌发的新梢做外植体 ,成活率最高。适宜安农水蜜的增殖培养基为Pb+ 6-BA 2 .0mg/L +IBAlmg/L +LH 3 0 0mg/L。
关键词:
水蜜桃
安农水蜜
离体培养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对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培育的不同倍数体桑品种的叶质进行养蚕和制种鉴定。结果表明 :用四倍体桑养蚕与对照 (湖桑 3 2 )相比 ,产卵的良卵数和卵粒数均高于对照 ,用三倍体桑养蚕与对照 (湖桑 3 2 )相比 ,茧层量增产 4%左右 ,这与桑品种的桑叶营养成分有关
关键词:
桑树
人工三倍体
人工四倍体
叶质营养成分
《中国奶牛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产奶量和分娩时间相近的头胎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随机设计,比较在精料混合料中添加自制的包被赖氨酸0(对照)、0.4%和0.6%三个水平时的饲喂效果,包被赖氨酸的芯材为L—赖氨酸盐酸盐。试验期66天,其中预试期10天,试期内每三天测一次日产奶量,每2周取一次中午奶样用以测定乳糖、乳脂、乳蛋白及乳脂固形物,精料混合料采用试验场现行配方,精料供给量根据前一天的产奶量,用下面的公式算出:精料量(千克)=3千克(维持)+0.265~0.32×前一天的产奶量(千克)。结果显示:添加包被赖氨酸对增加产奶量和改善乳的品质有促进作用,平均日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乳脂、乳糖及总固形物的含量都是以添加0.6%的包被赖氨酸组最好,其中日均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8%和10.8%。
关键词:
包被赖氨酸
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长杪高粱“新丰 2 18”具有秫杪长、有弹性、无穗轴、耐旱涝、较抗倒伏、耐瘠薄、适应性广、茎秆壮、再生性强等特点 ,其秫杪是加工扫帚的优质原料 ,秫粒可用于酿酒、造醋 ,秫秸可制箔。长杪高粱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 ,或进行长杪高粱再生栽培 ,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增加农民收入 ,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介绍了长杪高粱“新丰 2 18”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综合利用途径
关键词:
长杪高粱
新丰21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综合利用
《茶业通报
》
2002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省茶园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欧盟制定的农残新标准,提出我省茶叶用药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WTO规则
农残
检测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应用发芽生理测定法分析了烟草品种NC 89的不同成熟度及淋雨果实采收自然风干后的种子活力状况。结果表明 :黑果、黄果与 1次淋雨果时期采收的种子之间的发芽活力差异不显著 ,青果和多次淋雨处理采收的果实种子活力显著降低
关键词:
烟草
不同成熟度及淋雨果实
采收时间
种子活力
《中国饲料
》
2002
北大核心
《安徽农学通报
》
2002
摘要:本试验以豫麦 18为对照 ,对小麦新品种郑州 90 2 3在低温连阴雨条件下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郑州 90 2 3籽粒灌浆持续期与豫麦 18基本一致为 4 5 - 5 0天 ;灌浆强度比豫麦18大 ,呈“低高低”的变化 ;最大灌浆强度出现在开花后 30 - 35天。该品种以 10月 2 0日前后播种的灌浆强度最大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灌浆
千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