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设置4个中华鳖放养密度375(RT1)、437.5(RT2)、500(RT3)、562.5kg/hm2(RT4)的稻鳖共作田和1个常规种植稻田(RM),研究稻鳖共作中华鳖放养密度对稻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稻鳖共作田水稻产量略有下降,但由于价格较高,水稻产值高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的;中华鳖放养密度越大,产出的中华鳖总重量越大,而中华鳖个体的平均增重越小;稻鳖共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常规种植稻田,是常规种植稻田的8~10倍;投放鳖苗在0.37kg左右时,密度为437.5kg/hm2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高.

关键词: 稻鳖共作 放养密度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新品种'酥籽'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酥籽’石榴是从‘突尼斯软籽’自然授粉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近圆球形,果皮黄绿色,有红晕。平均单果质量417.65 g,最大单果质量1 077.00 g。籽粒大,红色,核酥脆,咀嚼有香味。平均百粒质量57.65 g,可食率66.88%,籽粒硬度44 N·cm-2。果实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可溶性糖含量12.4%,可滴定酸含量0.68%。早果,丰产,3年生树产量达18 050.7 kg·hm-2

关键词: 石榴 大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牡丹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牡丹籽粕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26 w龄体重及生产性能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对照组蛋鸡饲喂常规型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蛋鸡分别饲喂添加6%牡丹籽粕、6%发酵牡丹籽粕和12%发酵牡丹籽粕的基础日粮.试验期8w.结果显示:各组蛋鸡的死淘率和破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蛋鸡的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提高1.1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鸡蛋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分别提升3.39%、4.06%、2.86%、2.77%;试验Ⅲ组鸡蛋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亚型禽流感H5、H7、H9及新城疫ND抗体水平均比试验初期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且试验Ⅱ组增长幅度最大.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6%发酵牡丹籽粕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

关键词: 发酵牡丹籽粕 海兰褐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抗体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高湿高雾的红茶发酵场景下,无法实时采集图像的问题,该研究基于加热除雾防潮装置与工业相机系统,设计了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叶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由工业相机、镜头、加热除雾防潮装置、面光源、固定支架、控制软件与电脑组成.利用该系统采集单芽、叶片、茎、一芽二叶的发酵进程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取发酵叶的颜色特征信息;利用茶叶感官审评、发酵叶色泽与气味变化的方法,将采集的1564张图像分为发酵轻、偏轻、适度、过度4个带有红茶品质标签的数据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通过MobileNetV3+Vision Transformer技术搭建深度学习模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5.68%;开发的可视化红茶发酵程度判别软件,可以实现红茶发酵程度有效预测与结果输出.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图像实时采集系统可为红茶发酵程度智能化判别装备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可视化 发酵 图像分析 红茶 氧化铟锡镀膜玻璃 加热除雾 图像实时采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配合力优质籼型两系不育系504S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稻米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504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籼型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以自育三系保持系65B(丰8B/早籼M057)为父本,经5年8代选择育成的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分蘖力强、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较高、配合力强等特性,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利用504S所配制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两优5078和两优5077具有优质、高产、抗逆的特点,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504S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紫云英对稻田土壤颗粒吸附磷酸盐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添加紫云英(Chinese milk vetch,CMV)对土壤颗粒表面磷素吸附特征的影响机制,为绿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4个紫云英翻压量梯度:CMV0(0)、CMV1(15000 kg/hm2)、CMV2(22500 kg/hm2)和 CMV3(30000 kg/hm2),淹水培养 30 天后,取土样,过 250 μm 筛后,分为细砂粒(48~250 μm)、粉粒(2~48 μm)和粘粒(<2 μm),分别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并分别进行磷酸盐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试验.[结果]与CMV0相比,添加紫云英显著提高了土壤颗粒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尤以砂粒中的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3.42%~81.04%、4.83%~15.17%、45.45%~51.52%和40.76%~60.70%;添加紫云英降低了砂粒和粘粒的比表面积,但是提高了粉粒的比表面积.土壤颗粒对磷素的吸附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很好地拟合,添加紫云英提高了各粒径土壤对磷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m)、土壤本底吸磷量(NAP)、土壤磷临界浓度(EPC0)、吸附常数(KL)和土壤对磷的亲和力(Kp).Qm值提高幅度以砂粒最大,提高了 4.02%~46.81%;粉粒中NAP值、KL值、EPC0值和Kp值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达到 116.77%~210.78%、29.55%~69.05%、93.62%~141.28%和 11.97%~28.87%.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磷酸盐在土壤颗粒表面吸附过程.拟合结果表明,添加紫云英提高了各粒径土壤颗粒对磷的初始吸附速率(H)和吸附速率常数(k2),以粘粒的H值和k2值提高幅度最高,分别达到25.77%~98.20%和25.74%~111.15%.不同粒径的H值和k2值均以CMV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砂粒的Qm和EPC.与有效磷含量显著相关;粉粒的NAP、EPC.和Kp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呈极显著相关关系,KL与全磷呈显著性相关;粘粒的Qm与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极显著相关,EPC0 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比表面积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Kp 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比表面呈极显著相关.[结论]添加紫云英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提高土壤颗粒自身贮存磷的能力,促进各土壤颗粒对磷素的吸附,特别是砂粒和粉粒.同时,CMV2处理土壤砂粒和粘粒具有较高的磷素吸附量和吸附强度,而CMV3处理粉粒具有较高的磷素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因此结合土壤质地,控制紫云英还田量实现稻田磷素科学管理.

关键词: 紫云英 土壤颗粒 土壤养分 等温吸附 动力学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故道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晰黄河故道水域生态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状况,于2018年对黄河故道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46属94种,绿藻门种类最多,为20属51种,占总种类数的54.26%;其次为硅藻门,为11属17种,占总种数的18.09%;黄河故道浮游植物丰度为0.507×105~8.406×105 cell·L-1,平均为 2.875×105 cell·L-1,浮游植物生物量为 0.039~0.926 mg·L-1,平均为 0.254 mg·L-1;蓝藻门与绿藻门是浮游植物丰度主体,绿藻门与甲藻门是生物量组成的主体;运用浮游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评价黄河故道水质现状为β中污-轻污染水平;单因素相似性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发现,不同季节样点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达显著水平(r=0.625,P<0.05),季节分化明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分布的环境因子不同,铵态氮、水温、水深、溶解氧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故道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湖故道安徽段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楠木新品种‘皖抗1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楠木'皖抗1号'是从北缘桢楠种子播种形成的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皮淡青褐色;叶革质、常绿,窄椭圆形,长7~15 cm,宽2~4 cm,密被黄褐色绒毛.抗寒性强,适于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桢楠适宜种植区,作庭荫树或行道树,可在公园绿地、草坪中孤植或建筑物前配置使用.

关键词: 楠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基层农技推广 2022

摘要:明确杂交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为机插侧深施肥减量简化技术提供关键技术参数和量化指标。试验以杂交中籼稻为研究对象,以传统人工施肥、传统肥料基肥侧深施和不施肥为对照,设置基肥一次性侧深施减量10%、20%和30%,以及基肥侧深施减量20%+穗肥等处理,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同步侧深施肥可以减少1~2次施肥(分蘖肥和穗肥),同时在常规用量减量20%以内可以实现不减产,总量减量28.0%和36.7%减产幅度分别为7.7%和8.6%;在一次性侧深施肥减量简化处理中,在比传统用量减量10%的基础上,再次减量10%产量无明显变化,减量30%产量降幅在10%以内,且一次性基施和再次减量10%处理的施肥效益比传统施肥对照高5.7%~5.8%,可以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机插侧深施肥 简化减量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发展情况及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摘要:绿色食品基地是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对近年来我国绿色食品基地发展概况及历程、运行模式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概述,并就基地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发展情况;运行模式;成效;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