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刍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就是考查员工对岗位规定职责的执行程度,从而评价其工作成绩和效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述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原则、内容以及关键点,为绩效考核实践理清、理顺思路。

关键词: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工作实绩 行为表现 绩效指标 绩效沟通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黄瓤小西瓜品种秀雅

中国农村科技 2005

摘要:秀雅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1年育成的西瓜新品种.熟期早,全生育期82天~86天,果实发育期28天-30天.爬地栽培每亩产量3500千克左右;立架栽培每亩产量4000千克-4500千克.果实高圆形,单瓜重2千克~2.5千克,花皮,黄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晶质优,口感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较耐贮运.

关键词: 黄瓤小西瓜 优质 亩产量 品种 熟期 果实发育期 立架栽培 风味 口感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鳢小水体工厂化人工繁殖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系粗毛兔血浆酶活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的研究

中国养兔 2005

摘要:对49只1岁龄皖系粗毛兔进行产毛量和血浆中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皖系粗毛兔1岁时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

关键词: 皖系粗毛兔 酶活性 产毛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科院茶研所茶树育种研究史略

茶业通报 2005

摘要:本文针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自1915~2004年建所90a间之茶学中茶树育种研究史,从散见于科技档案及民间中的史料予以发掘、整理、并作此史略。

关键词: 安徽省 茶研所 茶树 专业育种 史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安徽茶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茶业通报 2005

摘要:从茶园基础、茶叶产品和茶业产业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安徽茶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即加快以良种化与生态化为重点的高标准茶园建设,夯实竞争基础;提高名优茶质量与开发多样化产品,赢得竞争优势;扶植龙头企业与塑造知名品牌,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增强竞争实力。

关键词: 安徽茶业 竞争力 茶园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渔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业经济已成为安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通过对安徽渔业资源现状及水资源环境利用情况调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渔业 资源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夏季饲养技术管理关键措施

安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针对夏季特殊的环境条件和饲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山羊夏季饲养技术管理必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夏季 饲养管理 关键措施 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稻二元不育系9730A及三交种的初步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摘要:通过对所选育的籼稻二元不育系9730A的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雌性育性、对“920”的敏感性、柱头外露情况、花时、雄性不育的可恢复性及三交种的抽穗整齐度、有效穗、株高、单株产量、结实率、主茎穗长、主茎叶长、穗粒等变异度的分析,对杂交水稻三交法育种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认为:通过引进具有不同优良品种特性的第二保持系,可以在保持所选育杂种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改进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从而为提高杂种种子生产水平、及时利用优良常规稻育种成果材料和综合实现杂交稻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多抗、广适、高产、优质育种目标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杂交籼稻 9730A 二元不育系 第二保持系 三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平衡施肥对大豆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增加大豆产值,提高经济效益。大豆平衡施肥较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增产率分别为11.9%、15.7%和19.9%,施肥增收35-102元/667平方米,产投比为3.69-7.83。

关键词: 大豆 平衡施肥技术 淮北平原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