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播种量对早籼稻品种秧苗素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稀播培育的秧苗分蘖多、干物质积累量大,且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穗粒数增加。以播种量60 g/m2的产量最高。
关键词:
水稻
播种量
秧苗素质
产量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油菜硼镁肥效应,结果表明:油菜施用硼镁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150 kg/hm2硼镁肥油菜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油菜
硼镁肥
《现代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2%阿维菌素微乳剂对甘蓝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甘蓝生长安全,其最佳用药量6.0~7.5g.a.i/hm2。
关键词:
2%阿维菌素微乳剂
甘蓝
小菜蛾
防效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对诱变后的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YH-8)纤维素酶的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和6.0,在50℃以下酶的稳定性较好,70℃条件下底物对酶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该酶的pH稳定性范围为6.0 ̄9.0,Zn2+、K+、Li+对酶活有促进作用,Mn2+、Ca2+、Mg2+、Co2+、Fe2+、Fe3+对酶活起抑制作用,其中Fe3+对酶的抑制作用非常强,酶对CMC和水杨素有分解作用,而几乎不分解脱脂棉、微晶纤维素和滤纸。
关键词:
特异腐质霉
纤维素酶
催化性质
活力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地概述了将外源DNA采用浸胚法导入水稻的理论基础、原理、转导机理,浸胚处理及后代分之验证方法;总结了1989以来我国育种工作者采用该方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所选用的供体、受体及所创建的水稻新种质类型;报道了笔者用浸胚法将空心莲子草DNA导入水稻增强其耐旱性和创建水稻新种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外源DNA
浸胚法
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以及线粒体DNA在遗传学上的特点和进化研究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线粒体
基因组
分子系统进化树
《江西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综述了病毒必克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作用机理。以江苏、安徽药效试验为例,介绍了病毒必克田间试验效果及施用方法。
关键词:
病毒必克
水稻条纹叶枯病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