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ield(模糊匹配)
663条记录
氮、钾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氮、钾用量配比可提高小麦的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表现出随氮、钾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氮、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正交互作用。

关键词: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Ⅲ优98的产量构成与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超级稻Ⅲ优98和高产中粳80优121的产量构成与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与中粳80优121相比,超级稻Ⅲ优98显著增产,增产原因是在适宜的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大穗型而显著增加颖花量,同时提高结实率,从而弥补较低的千粒重对产量的负影响。对光合生产性状比较研究表明:超级稻Ⅲ优98中、后期具有较明显的叶面积指数(LA I)优势,孕穗期的最大绿叶面积大,花后下降慢,群体光合势(LAD)强,而净同化率(NAR)并未因中后期LA I的增大而线性下降,这使得超级稻Ⅲ优98中、后期群体生长率(CGR)优于对照,提高了中、后期的物质积累量而提高群体总生物产量。在株型上超级稻Ⅲ优98还具有单茎茎鞘重的优势。

关键词: 超级稻 Ⅲ优98 产量构成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酸二铵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研究了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习惯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增产3.81%,比习惯施肥增产10.37%。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可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和有效穗的形成,抑制无效分蘖,延长生育期,增加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6.85万/hm2、6.70粒和0.5g。美国嘉吉二铵处理新增产值最高,产投比达7.21。

关键词: 美国嘉吉二铵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嘉吉二铵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对云南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的习惯施肥在水稻上进行肥效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的水稻增产3.10%,比习惯施肥增产7.10%。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产75.62%、70.32%和63.96%。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有利于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和有效穗,抑制无效分蘖,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实粒数增加6.70~8.00粒,千粒重增加0.2~0.4g。美国嘉吉二铵新增产值最高,投入产出比达1∶6.29,而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处理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5.95和1∶6.40,美国二铵投入产出比最低。

关键词: 美国嘉吉二铵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增加了油菜、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从而显著提高了油菜、玉米的产量。三季油菜、玉米平均产量均以处理P90K120最高,分别达到了1968.7kg/hm~2和4912.7kg/hm~2。

关键词: 油菜 玉米 养分含量 养分吸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旱稻新组合皖旱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杂交水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旱优1号是由N422S与恢复系R8272配组育成的粳型杂交旱稻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旱性强,中抗稻瘟病和胡麻斑病,米质较好。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旱优1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性、旱作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旱稻 皖旱优1号 高产 抗旱性强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

中国茶叶加工 2005

摘要:研究了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萎凋能明显缩短萎凋和发酵时间,使红茶的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增加,增进红茶的滋味和汤色,但冷冻萎凋红茶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均较低,尤其是β鄄葡萄糖酶活性较低,对红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冷冻萎凋 自然萎凋 工艺 PPO活性 红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水稻大面积高产原因及关键技术探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通过参与实施张洪程教授主持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江苏高产水稻进行了深入全面考察,认为,江苏水稻大面积产量重复超10500kg/hm2,从技术路线、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到品种推广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偏迟熟水稻北移,充分利用光温生态生产潜力,是大面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前提;高产群体质量的优化调控,是高产的技术理论基础;“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是其高产的关键技术。据此引发思考并对安徽及同类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在安徽省濉溪县杨柳镇试验点砂姜黑土区对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培肥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延缓土壤钾的耗竭速度,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快速提高作物产量,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作物产量则在徘徊中缓慢增长,能提高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含量,而有机质、全氮增加有限。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持续提高产量、培肥土壤的双重效果,是砂姜黑土培肥改良较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同时要注意钾素的补充。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培肥方式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5个施肥水平下,探讨了6个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稻谷产量以及米质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升高。不同施肥水平下,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75、150kg/hm2施氮水平下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下降。因此,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氮肥水平下表现也不相同:协优57在75kg/hm2施肥水平下的农学利用率最高,达14.6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高的品种也需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才能体现。试验表明:不同的产量目标下,宜选择不同的品种。而无论在何产量目标下,以选择协优9019风险最小,因为它的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多产稻和汕优63是较耐低肥的品种。从改善米质来讲,150kg/hm2的施氮量较为有利。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素 农学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