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王允青(精确检索)
作者:郭熙盛(精确检索)
74条记录
皖南红黄壤施用白云石、沸石后营养元素的淋溶特征研究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施用白云石和沸石(尿素沸石)对皖南地区酸性红黄壤中主要营养元素淋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白云石、沸石(尿素沸石)后耕地土壤中Ca2+、Mg2+、Al3+的淋失量增加,而N、K营养元素的淋失量减少。白云石和沸石(尿素沸石)配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皖南红黄壤 淋溶特征 沸石(尿素沸石) 白云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水层节水灌溉丰产沟秸秆还田对水稻、油菜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产沟内秸秆还田对第一年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都不明显,但对第二年水稻产量的影响明显,秸秆还田比对照增产6.3%~8.8%。后茬油菜,秸秆还田产量提高3.0%~4.0%,以单位面积计算产量,施用小麦、油菜秸秆处理水稻产量增产11.7%~27.7%,油菜产量增产16.6%~17.7%。水稻NPK吸收量,秸秆还田处理N增加6.8%~12.6%,P增加11.4%~22.4%,K增加21.0%~27.0%。试验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7%~6.6%,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4.9%~9.1%。

关键词: 无水层灌溉栽培 秸秆还田方式 水稻、油菜产量 养分吸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土壤肥力与水稻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生产中由于重氮轻磷钾,养分运筹不合理等现象,在江淮地区5个不同地点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江淮地区稻田的基础地力、农民习惯施肥以及专家推荐施肥与产量的关系,为提高稻农的施肥水平,为安徽省江淮地区稻区制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地力、施肥增产幅度、肥料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江淮地区农民习惯施肥肥料结构水稻生产具有氮磷钾数量不足、比例不适、不同区域差异较大的特点。专家推荐施肥在减少氮用量,采用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增加磷钾肥用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能协调养分平衡,适时满足水稻高产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肥料的效益和利用率,达到以对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此田间试验结果,安徽省江淮地区推荐水稻9000~9750kg/hm2产量水平的氮磷钾用量:氮肥(N)150~180kg/hm2,磷肥(P2O5)60~90kg/hm2,钾肥(K2O)75~105kg/hm2。在氮肥运筹上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20%~3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60%作基肥,40%作拔节肥。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农民习惯施肥 氮肥管理 地力贡献率 肥料贡献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肥-稻-稻轮作制下施肥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江淮地区在紫云英-早稻-晚稻轮作制条件下紫云英与无机肥料的合理配比及施肥效应。[方法]以早稻品种早籼7038和晚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试材,研究了江淮地区肥-稻-稻轮作制下,化肥与紫云英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早稻试验中,化肥施用量减少30%时,早稻产量随紫云英配施量的提高而明显增加,配施22 500 kg/hm~2紫云英处理的早稻增产效果最佳,比用100%化学肥料处理的高8.2%;晚稻试验中,晚稻产量随着前茬紫云英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前茬配施30000 kg/hm~2紫云英处理的产量最高,且略高于完全化肥处理。[结论]增施化肥或配施紫云英致使水稻产量构成参数均有相应提高;前茬配施高量的紫云英对促进晚稻产量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肥-稻-稻 轮作 施肥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直播和移栽早稻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通过试验探讨了紫云英-双季水稻轮作制下,直播和移栽早稻的化肥与紫云英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30%化肥用量,直播和移栽早稻在配施15000 kg/hm2和22500 kg/hm2紫云英时产量最高,分别比100%化学肥料处理提高4.4%和8.2%。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直播和移栽 早稻产量

不同水分条件下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水稻和油菜品种为材料,不施秸秆为对照,研究无水层灌溉栽培和常规淹水栽培条件下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淹水栽培条件下,小麦秆与土壤混合、油菜秆与土壤混合处理第1年水稻产量较对照增加5.9%~7.2%,第2、3、4年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6.7%~8.0%、16.0%~17.9%、22.6%~23.9%;无水层灌溉栽培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第1年水稻产量较对照增加6.3%~11.5%,第2、3、4年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0~21.3%、2.1%~2.8%、9.6%~11.6%;秸秆还田处理第1年油菜产量较对照增加1.8%~9.3%,第2、3年油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3%~10.6%、5.9%~14.1%。[结论]秸秆还田后第1年水稻产量增加,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后油菜产量逐年增加。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油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方法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土壤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运筹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强筋小麦籽粒产量。拔节期叶面喷施氮肥显著提高了强筋小麦的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进小麦获得了最高产量;适当增加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有利于改善强筋小麦品质,以拔节期和抽穗期分两次追施氮肥效果最佳。综合产量和品质效应,以拔节期喷施氮肥为最佳氮肥运筹方法。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和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K肥运筹方式对小麦N、K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K促进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吸收累积,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但过量施K却降低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K的利用效率以及籽粒产量,以中量K肥全部基施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指标。K肥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基施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小麦植株K含量,N、K累积量和K的利用效率,促进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以中量K肥3次施用处理的品质指标最高,但显著降低了籽粒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效应,以中量K肥分2次施用处理为最佳K肥运筹方式。

关键词: 钾肥运筹 小麦氮、钾吸收利用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连续2个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累积。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7∶3∶0(N7/3)、5∶3∶2(N5/3/2)、3∶3∶4(N3/3/4)的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27%、29.88%和37.52%;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后植株氮积累量(r=0.765*)、成熟期植株氮积累量(r=0.685*)和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r=0.719*)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花后小麦植株氮素的同化量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条件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处理。

关键词: 小麦 烟农19 氮肥基追比例 氮素吸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秸秆还田的3种方式,探索研究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20d腐解后,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土埋处理的59.5%~60.3%、露天处理的40.2%~49.8%和水泡处理的24.6%~29.8%被腐解。作物秸秆的腐解速度为土埋>露天>水泡。经过120d腐解后,露天处理、水泡处理和土埋处理的小麦、油菜秸秆中的氮有58.7%~61.3%、63.9%~74.9%、50.8%~58.2%释放出来,磷有92.1%~96.5%、98.6%~100%、66.5%~81.3%释放出来,钾有56.0%~64.3%、74.3%~77.6%、41.9%~46.5%释放出来。作物秸秆磷的释放率最大,氮次之,钾最小。3种还田方式作物秸秆养分释放率为水泡>露天>土埋。

关键词: 小麦和油菜 作物秸秆 秸秆还田方式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