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生态地点下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个已测序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178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3个不同生态地点(陵水、合肥和怀远)对垩白(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形(粒长、粒宽、长宽比)等6个外观品质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39个QTL,单个性状QTL数目在6~7个,说明垩白和粒形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8个QTL可在2个以上地点检测到,其中,两个垩白度相关QTLqCD-1、qCD-3(贡献率分别为28.8%、32.1%)在3个地点同时检测到;11个QTL具有一因多效性,单个QTL位点控制的性状为2~6个,如第3染色体RM16-RM143区段控制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6个性状。比较3个地点的检测结果,发现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都受环境影响,但不同性状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长宽比和垩白度受环境影响较小,粒宽受环境影响较大。
关键词: 水稻 外观品质 数量性状基因座 粒形性状 垩白性状 环境效应 基因多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打造国内领先的水稻分子育种研发平台
《农村工作通讯 》 2011
摘要:水稻是安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对全省水稻生产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探索如何进行科企合作、快速提升全省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多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新品种‘砀山新酥’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砀山新酥’是从‘砀山酥梨’中优选出的中熟梨新品种。成熟期比‘砀山酥梨’提前15d左右。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95;平均单果质量37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总酸0.079%,去皮硬度6.4kg·cm-2,果肉石细胞团(直径>0.25mm)含量为1778mg·kg-1,果肉白色,质地细腻,酸甜,具微香,口感好,品质佳。适应性强,丰产,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经济性状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探明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的水分利用率,为其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与原始受体6527进行全生育期无水层旱处理,以正常灌溉为对照。[结果]在较正常灌溉节水67.4%的条件下,"绿旱1号"千粒重、结实率、株高、有效穗降幅较小,且均未达显著水平,而原受体"6527"小区产量、穗总粒数、理论产量、穗实粒数降幅均超过25%,且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绿旱1号"在节水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产量稳定、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