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及治疗
《中国猪业 》 2007
摘要: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安徽省的流行情况及各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对安徽十二个县市的326份猪血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非常高,表现正常的猪群阳性率达86.96%,发病猪群和康复猪群阳性率分别为95.92%和92.86%。红细胞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从5%~98%不等,80%以上的阳性猪红细胞被感染强度超过50%。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贝尼尔效果最好,治愈率达74.29%,但所有药物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的能力均不强,治愈后易复发。表明附红细胞体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BLUP)基本原理、估计模型、基本步骤、优点、注意问题、基于BLUP估计育种值的综合指数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综述了其在猪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B超仪对 3个猪种共 2 0头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进行了活体测定 ,分析其测定结果与A超活体、屠宰后胴体及胴体瘦肉率的关系 ,探讨B超在猪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B超活体测定值与A超活体、胴体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 (p <0 .0 1) ;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与胴体瘦肉率为负相关 ,B超活体测定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为正相关 ,皆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1) ,并建立了胴体瘦肉率对B超活体测定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DNA标记辅助选择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 》 2004
摘要:DNA标记辅助选择(简称MAS)为猪的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性方法。本文将从MAS的原理和实施方案、猪的基因图谱、猪育种中的若干重要DNA标记、MAS应用效果的理论研究和MAS应用实践等方面,综述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用糙米“早籼15”作猪饲料饲用价值的评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将日龄相近、体重 10kg左右、生长良好的 5 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 (其中 ,公猪 18头 ,母猪 3 6头 )随机分成 3组 ,以玉米为对照 ,用糙米等量替代玉米进行饲养试验 ,替代比例 :0、5 0 %、10 0 % ;同时测定了“早籼 15”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以及表观消化率。饲养试验结果显示 :用糙米替代玉米后 ,5 0 %糙米组头均增重与对照组相近 ;10 0 %糙米组头均增重比对照组低 1.95 % (P >0 .0 5 ) ;5 0 %和 10 0 %糙米组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分别高 18.11%和 8.2 75 % ,但差异都不显著 (P >0 .0 5 ) ;5 0 %糙米组腹泻率比对照组低 1.91% ,10 0 %糙米组腹泻率比对照组高 0 .96% (P >0 .0 5 ) ;5 0 %糙米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 5 .5 6% ,10 0 %糙米组与对照组相同。
定远猪二元和三元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杂交 ,可以改进定远猪的生产性能 ,缩短商品猪的饲养周期 ,减少饲养成本 ,明显增进饲养者的养殖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二元杂交组合 :杜定和大定较好 ,从初生达 90kg的日龄分别为 176d和 175d ,生长早期到后期的平均日增重为 5 78.2 3g和5 6 9.42g ,料肉比 3 .0 2和 3.2 1;三元杂交组合 :杜长定和大长定最好 ,从初生达 90kg的日龄分别为 15 1和 15 7d ,生长肥育期的平均日增重为 80 2 .39± 80 .31g和 773 .17± 80 .2 4g ,料肉比 3 .2 1和 3.2 8;成功地完成了攻关任务的生产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