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甘斌杰(精确检索)
53条记录
小麦高产新品种——皖麦32号

中国农村科技 1998

摘要:皖麦3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合作,以扬麦158经离子注入(30KeV80次)引变,连续几年选育而成。1987年8月30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32号。经省科技情报所国际联网查新检索,本品种为世界上第一个问世的离子束小麦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高产新品种皖麦32号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8

摘要:皖麦3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合作,以扬麦158经离子注入(30KeV80次)引变,连续几年选育而成。1987年8月30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32号。经省科技情报所国际联网查新检索,本品种为世界上第一个问世的离子束小麦新品种。1.产量表现1996—1997年的7个点试,点点增产,平均亩产401.51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6%,居第一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 79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奥普尔在小麦上应用简报

安徽农业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喷洒奥普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摘要:奥普尔在小麦上应用能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穗,对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有良好效应。小麦品种不同,增产效果不一。施用方法,播前喷洒土壤和生长期喷洒茎叶都有效果,但以在土壤处理基础上,生长期内选择适当发育期再喷1次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奥普尔;小麦;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麦27号(皖91808)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摘要:皖麦27号(皖91808)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半冬偏春性,单产5250~6000kg/hm2,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5~90cm,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千粒重40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14.95%;高抗三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抗穗发芽。落黄性好,不早衰。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基本苗可掌握在15~18万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皖2219

安徽农业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麦26号(皖8804)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皖麦26号(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单产6000kg/ha,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cm,长芒、白壳、红粒、半用质,千粒重45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为13.23%,抗三锈和白粉病,赤霉病较轻。熟期转色好,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300万/ha左右。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Ⅲ.株高遗传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以矮败小麦为母本经姊妹交,测交、回交以及轮回群体中开放授粉获得有关分离世代群体。通过计算其群体株高平均数、方差和遗传力,以及亲子间株高相关系数,对矮败小麦株高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小麦株高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但不育株、可育株间株高差异显著,不育株一般40cm左右,且株高遗传变异相对较小。不同遗传背景对可育株株高影响显著,而对不育株影响甚微。对可育株株高选择,早代进行效果较好。矮败小麦不育株与不同株高的父本杂交,后代可育株株高呈现偏父正态分布,且半矮秆植株的分离频率相对较高。回交世代中,回交父本对后代可育株影响较大,而对不育株影响较小。随着回交世代增加,可育株株高越来越接近父本。经4~5代回交后,两者之间几乎无甚差别。由于矮败不育株有利于接受群体中较矮植株的花粉,在轮回选择中,应用矮败小麦能够有效地控制群体株高。

关键词: 小麦;矮败;株高;遗传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光敏不育系皖901S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皖9015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发现并育成的一个新型光敏感型雄性不育系。该材料在合肥地区(N31°51°)短日低温条件下表现为全不育,在长日温暖条件下表现正常可育。在小麦正常发育的温度范围内,其育性转换过程随光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光周期对育性的影响远大于温度的影响。与其他类型雄性不育材料比较,皖901S通过长日条件下自交更易保持,且短日条件下育性表现稳定,雄性败育彻底,并能为大多数普通小麦品种所恢复。皖901S的两系杂种F1代优势明显,它的育成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小麦,光敏不育系,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的回顾与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本文概述了“八五”期间江淮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进展,经验与教训,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

关键词: 江淮地区;小麦;育种;赤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