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长(模糊匹配)
44条记录
黄鳝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规律与生长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黄鳝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规律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6~32℃条件下,黄鳝仔稚鱼体重、体长的平均日增长率分别为12.3%、5.6%。体重(M)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W=0.000 1D2+0.001D+0.012 4(r2=0.969 2);体长(L)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L=-0.003 7D2+0.224 8D+1.732 2(r2=0.991 7);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L=1.697 5D0.333 7(r2=0.984 7)。结果还表明,8日龄仔鱼在24 h内均有摄食,无明显节律性;21日龄稚鱼的全天摄食率均为100%,但摄食强度在16:00—04:00较高;35日龄稚鱼呈现明显的摄食节律,属于夜间摄食类型,摄食高峰出现在20:00、04:00,摄食率为100%。

关键词: 黄鳝 早期发育 摄食节律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用分离培养肾细胞方法的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采用常用的分离培养肾细胞方法比较分离培养肾细胞,并提出优化方案。[方法]A法:组织块培养法;B法:1%胶原酶消化分离法;C法:5%胰蛋白酶消化法;D法:0.5%胰蛋白酶-0.02%EDTA连续分离法。[结果]A法初期细胞生长不好,1周后生长良好;B法、C法细胞贴壁状况较好,但细胞生长不均一,呈丘陵状生长,细胞产量较少;采用D法消化肾组织块,能够快速获得大量细胞,并且细胞生长整齐、均一,能够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结论]使用D法分离培养肾细胞优于其他3种方法,试验效果最佳。

关键词: 肾细胞 分离培养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浸田不同磷源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皖南山区冷浸田综合治理和水稻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D优202为材料,在皖南山区冷浸田中设置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2个磷肥品种及3个磷素水平试验。[结果]在冷浸田开沟降渍的条件下,施磷能够在0.05水平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磷有利于水稻有效分蘖的形成。过量施磷易造成中后期无效分蘖增多,恶化群体结构和质量,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钙镁磷肥能够促进水稻前期分蘖,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钙镁磷肥增产效果比过磷酸钙显著。[结论]冷浸田水稻施磷以75 kg/hm2为宜。

关键词: 冷浸田 磷肥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绿康源(试验Ⅰ组)、1%绿康源+0.1%合生素(试验Ⅱ组)、0.1%合生素(试验Ⅲ组)、2%小肽(试验Ⅳ组),连续投喂300尾初始体重31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60 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试验Ⅲ、Ⅳ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Ⅲ、Ⅳ组的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中仅后者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试验Ⅱ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不同添加剂对血清SOD、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Ⅱ、Ⅲ组肝胰脏SOD、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试验Ⅲ组显示明显的促生长和抗氧化效果,试验Ⅰ、Ⅱ组对提高试验鱼的抗氧化作用明显,试验Ⅳ组则生长最佳。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添加剂 生长 消化酶活性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相同肥料用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在安徽省沿江及皖南稻区的双季水稻种植模式下,相同肥料用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进行早稻施肥效应试验,分析水稻生长发育各期间生理指标、经济性状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化肥-紫云英配施的水稻分蘖质量较高、有效穗较多;虽使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推迟,但对农业生产无显著影响;紫云英的肥效相对化肥较慢,第1季对产量的促进并不明显,但在第2季的增产明显。综合各个处理生长发育状况、经济性状和产量,60%化肥+40%紫云英配施是比较合适的化肥-紫云英配施比例。[结论]紫云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化肥,提供水稻生长发育需要的氮素,并且在比例、用量合理的情况下,第1季总体产量不受显著影响。作为绿肥,紫云英对后续作物及土壤的改善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配施 水稻 生长 产量

不同生态装备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装置池塘生态装置下中华鳖稚鳖生长、抗病力与品质的关系。[方法]试验组4口培育池设置人工隐蔽物、网片晒被台、配置微流水装备、循环水生物净化系统、纳米微孔增氧系统、光照增加系统、温度调控系统等生态装备,对照组(CK)3口培育池,无以上生态装备。[结果]试验组培育池稚鳖的育成平均体重、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成活率、伤残率与CK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较对照池高31.1%、33.5%、9.3%、12.8%及低7.2倍。[结论]试验池育成的稚鳖体貌品质明显优于CK。

关键词: 中华鳖 生态装备 生长 抗病力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蛋白对罗氏沼虾的适口性和生长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5%、10%、15%添加量的玉米蛋白为试验饲料,以不添加玉米蛋白的饲料为对照组。采用触球法测试罗氏沼虾对试验饲料和对照饲料、鱼粉和玉米蛋白的相对嗜好性,以此来研究玉米蛋白对罗氏沼虾的适口性。用含有玉米蛋白的试验饲料和对照饲料饲养罗氏沼虾,以研究玉米蛋白对其生长的影响。用0、5%、10%、15%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以测试其对罗氏沼虾的适口性和生长的影响。t检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蛋白粉代替部分鱼粉时,添加了游离氨基酸各比例玉米蛋白组的适口性和生长状态与鱼粉饲料无显著性差异,无游离氨基酸各比例玉米蛋白组的适口性和生长状态与鱼粉饲料有显著性差异并差于鱼粉饲料。在各组中,添加了游离氨基酸的5%玉米蛋白替代鱼粉的饲料组最为适合替代替代鱼粉作为基础饲料。因此,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的量不高于18%时,对罗氏沼虾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蛋白 罗氏沼虾 适口性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仿生态池塘环境下泥鳅生长、存活和经济效益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2008年在合肥大圩农庄进行了人工仿生态泥鳅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的泥鳅全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等级上升,价格提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日增重0.257 g,平均成活率83.1%,平均利润50 654.40元/hm2,投产比1∶1.701,为当年人工繁殖苗种养成无公害商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 仿生态池塘 泥鳅 生长 存活 经济效益 合肥大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苗抛栽秧龄对杂交中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大苗抛栽秧龄对杂交中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秧龄对杂交中稻秧苗素质、分蘖发生及成穗率、干物质积累、产量因素及产量等均有较大影响;长秧龄各处理的产量均较短秧龄的对照(21d秧龄)增产,其中,E(49d秧龄)、D(42d秧龄)、F(56d秧龄)、G(63d秧龄)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933.4kg/hm2,857.8kg/hm2、775.5kg/hm2、544.5kg/hm2,增幅分别为11.2%、10.3%、9.3%、6.6%。

关键词: 水稻 秧龄 抛栽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在总施氮(尿素)量10g/盆的条件下,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基蘖肥用量,增加穗粒肥用量,可以延缓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增加灌浆期有效叶面积,提高每穗实粒数和粒重,增加水稻产量。按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之比为5:1.7:1.3:1.3:0.7施用,较全部作基肥施用开花后30d剑叶叶绿素提高1.63mg/g,抽穗后35d丙二醛降低1.6nmol/gFW,每穗实粒数增加10粒,千粒重提高2.6g,增产17%以上。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绿旱一号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