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901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协优9019双亲的特征特性,从准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适时播种、培育父本多蘖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巧用激素、适时赶粉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协优9019
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Ⅲ优98亲本的特征特性,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制种实践,总结出了该组合的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粳稻
Ⅲ优98
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1892S/RH00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稻153亲本特征特性及主要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0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2301S与广亲和恢复系H7058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病和抗旱等特点,于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安全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皖稻103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通过 6年制种实践和研究 ,探明了新组合皖稻 79双亲主要特性 ,提出早预测 ,重调整 ,保花期全遇 ;适时喷施花信灵 ,促母本花时提早 ;搭建健壮合理母本群体 ,提高结实率 ,降低张颖率和穗发芽率 ;以及及时收割、脱粒、晾晒 ,保证种子质量等高产高质量制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皖稻79
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3(皖两优0716)父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习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制种技术。强调用曲线回归方程法全程预测花期,并建立了其父母本的叶龄曲线方程。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籼
皖稻93(皖两优0716)
制种技术
叶龄曲线回归方程
《安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抗虫杂交棉的高产制种是抗虫杂交棉推广,实现其抗虫增效的重要保证。目前生产上采用的人工去雄授粉制种,良好的亲本纯度、过硬的制种技术、辅以得当的栽培措施和严格的生产管理是实现高产制种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
人工去雄
抗虫杂交棉
亲本纯度
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80优 98是利用BT型不育系 80 -4A与恢复系R 9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 2 0 0 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三系杂交粳稻
80优98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根据棉花抗虫不育系为转Bt基因双隐性核不育系 (ms5ms5ms6 ms6 RR)的特性 ,经试验研究 ,初步摸索出一套棉花抗虫不育系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棉花
抗虫不育系
Bt基因
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杂交中灿K优绿36的母亲 一K17A是新一代高异交率的粳质灿接灿型新质源不育系,父本绿36属中熟中灿新品系,根据K优绿36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K优绿36在淮北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主要是:合理安排播差期,搭好丰产苗架,提高异交结实率,严格隔离和去杂,抓好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
杂交中灿
K优绿36
制种技术
产量
亲本特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