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技术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玻璃缸、水泥池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关键技术,为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研究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方法]设置不同克氏原螯虾投放密度(40、30、20尾/m2)、雌雄配比(4∶1、3∶1、2∶1及全部投放雌虾)二因素对比试验,通过"强化培育、冲水刺激、遮阳控光"等诱导手段,诱导克氏原螯虾同步产卵。[结果]经过59 d的试验,各试验池亲本虾成活率在50%~93%,总体成活率为71%;各试验池亲本虾抱卵率在64.0%~84.7%,总体抱卵率达76.9%。二因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亲本虾投放密度以40尾/m2、雌雄搭配比例以4:1较为适宜。[结论]在玻璃缸、水泥池等无土水体中,克氏原螯虾可以正常产卵、抱卵、孵化虾苗,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殖是可行的。
茭白、克氏原螯虾生态共作技术
《科学养鱼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笔者常年在生产一线从事稻虾生态共作、茭虾生态共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总结了一套茭虾生态共作技术经验,茭白田为克氏原螯虾提供生长水域空间、遮阳环境以及杂草、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生物;克氏原螯虾为茭白田除草、驱虫、耕田、增肥等,实现了茭白与克氏原螯虾互惠互利,提高了单位农田经济效益,提升了茭、虾产品质量。
克氏原螯虾4个地理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克氏原螯虾4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进行调查,为克氏原螯虾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怀远县(HY)、盱眙县(XY)、潜江市(QJ)、升金湖(SJH)4个地理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各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挑选的上海生工200个随机引物中,共有20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遗传距离显示克氏原螯虾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怀远群体和潜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3333),潜江群体和升金湖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203)。怀远群体内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187),盱眙最低(0.8900)。[结论]淮河水系的怀远群体和盱眙群体聚为一支,长江水系的潜江群体和升金湖群体聚为一支。
中华鳖池塘仿自然养殖关键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中华鳖的经济价值极高,由于过量捕捞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了保障产品的自然风味和品质,仿自然养殖将是人工养殖中华鳖的趋势,就仿自然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克氏原螯虾的采捕、运输和放养技术
《科学养鱼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笔者对常用克氏原螯虾运输方法加以改进,共进行了六次克氏原螯虾的运输,成效显著,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克氏原螯虾大颚器促性腺发育作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大颚器的组织学特点,探讨其大颚器在性腺发育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颚器和性腺组织的离体联合培养法,用卵黄发生期的克氏原螯虾大颚器刺激不同发育期的克氏原螯虾性腺。[结果]2处理组卵巢的最大卵径为(0.32±0.05)mm和(0.27±0.06)mm,2对照组卵巢的最大卵径为(0.24±0.05)mm和(0.20±0.05)mm;2处理组精巢的精母细胞直径为(13.09±0.75)μm和(12.93±0.98)μm,2对照组精巢的精母细胞直径为(10.29±1.00)μm和(10.02±0.68)μm。[结论]数据显示处理组的性腺细胞均比对照组的性腺细胞显著增大(P<0.05),表明大颚器的功能性物质具有促进性腺细胞发育的作用,支持大颚器作为促性腺生长发育腺体的观点。
蛋白质水平及能量蛋白比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与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用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及能量蛋白比(E/P)水平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86%、E/P为35.85kJ/g时,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随着饲料蛋白质含的上升,克氏原螯虾肠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肝胰脏、胃蛋白酶活力显著增强(P<0.05);饲料E/P水平未引起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的显著变化(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47%、E/P为40.42 kJ/g时,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活力最高。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蛋白质 能量蛋白比(E/P) 生长性能 蛋白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