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Anhui province(模糊匹配)
337条记录
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粮食损失率评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建立产量系统模型,用系统回归法求出理想产量,并用此模型对安徽省16a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率作出评估。

关键词: 安徽省 气象灾害 粮食损失率 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对安徽省现已形成的循环农业模式归纳为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发展、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农村庭院型发展、休闲观光型发展5种模式。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安徽省划分为5个循环农业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发展安徽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区划 模式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小麦生产投入产出及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安徽省农户小麦生产住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旱地小麦与稻茬小麦生产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小麦生产函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小麦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结果表明,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单位面积生产资源投入总量相差不大,但综合经济收益示范区高出非示范区30%左右;稻茬小麦生产成本投入高出旱地小麦10%,但综合经济收益却低24%;目前安徽省小麦生产资源投入已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要达到最佳经济收益,单位面积种子用量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可适当增加。

关键词: 小麦 生产资源 资源配置 经济效益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研所建所九十年间科研方向及成果实绩考述(上)

茶业通报 2007

摘要:本项针对我国茶叶研究机构建立较早的专业所,其九十年的科研方向及成果实绩,进行了史考。供茶学史志研究及茶界人士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 茶研所 科研方向 成果实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挥新品种优势 加快发展早稻生产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早稻具有投入少、收益高、污染少、劳动强度低等优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安徽早稻生产形势分析,提出了稳定政策、搞好收购产后服务工作、加快选育新品种、建立新品种推广机制、完善早稻栽培技术体系等加快早稻生产发展的5项措施。

关键词: 安徽 早稻 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蚕桑病虫害防治网络专家咨询系统的研制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本文介绍了蚕桑病虫防治网络专家资询系统的基本结构、运行、功能特点。总结蚕桑专家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借助网络系统技术建立人机交互咨询服务系统,将桑蚕病虫害防治知识展示给用户,以指导蚕桑生产,减少损失。

关键词: 蚕桑 病虫害防治 网络专家咨询系统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9~10月对安徽省26个市(县)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考察,共收集野生大豆样本34份。通过考查分析可知,安徽省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依此提出加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和研究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野生大豆 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及治疗

中国猪业 2007

摘要: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安徽省的流行情况及各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对安徽十二个县市的326份猪血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非常高,表现正常的猪群阳性率达86.96%,发病猪群和康复猪群阳性率分别为95.92%和92.86%。红细胞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从5%~98%不等,80%以上的阳性猪红细胞被感染强度超过50%。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贝尼尔效果最好,治愈率达74.29%,但所有药物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的能力均不强,治愈后易复发。表明附红细胞体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流行情况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蚕业信息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本文对安徽省蚕业信息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各子系统的构建方法及系统的集成。

关键词: 蚕业信息化 预警 决策 系统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1978-2004年间安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揭示了粮食生产的波动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投入、科技进步、粮食流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安徽 粮食生产 波动 影响因素 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