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针对皖南酸性红黄壤“酸、瘠”特点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白云石对皖南酸性红黄壤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酸性红黄壤上施用白云石粉可改善土壤酸度状况 ,提高作物产量。小麦、红豆的增产效应与不同白云石施用量存在明显差异 ,施用110 0~ 2 5 0 0kg/hm2 白云石粉时 ,小麦、红豆生长发育状况较优 ,产量较高 ,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
白云石
酸性红黄壤
小麦
红豆
《安徽农业
》
2002
摘要:包菜在安徽省种植面积较大,全省约有50万亩,在沿江和淮北形成了规模种植,许多地方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偏施氮肥或氮磷肥、不施或少施钾肥的习惯施肥方法降低了包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种植包菜的积极性。因此,推广应用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包菜平衡施肥技术,对包菜生产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包菜的需肥特性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每生产1吨鲜包菜,需要吸收4.1~4.8千克纯氮、1.2~1.3千克五氧化二磷、4.9~5.4千克氧化钾,整个生育期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吸收比例为3:1:4,对钾需求量超过氮的需求量,对氮、钾营养有高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对番茄—花菜—辣椒轮作制度的钾肥效应研究表明 :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花菜可增产 9.4%~2 3 % ,辣椒可增产 6 .3 %~ 16 .3% ,以施用 12 0kg/hm2 K2 O的增产幅度最大。施用钾肥同时改善了花菜和辣椒的品质 ,提高了Vc和糖分的含量。钾肥还能促进花菜和辣椒对氮、钾养分的吸收
关键词:
花菜
辣椒
钾肥效应
轮作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长期以来 ,安徽省菜地施肥主要以有机肥和氮、磷化肥为主 ,钾素出现亏缺。多年试验研究表明 :施用钾肥能提高茄果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促进茄果类蔬菜对氮、钾养分的吸收。减少氮肥用量以节省肥料投资 ,增加钾肥投入以调整氮钾比例是当前茄果类蔬菜的主要施肥原则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产量
品质
钾肥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在砂姜黑土上连续种植两季苞菜套一季玉米 ,苞菜不施钾肥表现出明显缺钾症状 ,钾肥影响程度大于氮肥 ,随着钾肥用量的提高 ,生物性状、品质及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幅度为 2 8.2 %~ 43 .2 %。后茬玉米增产幅度不如苞菜明显 ,玉米的品质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 ,而生物性状由于钾肥的施用则明显提高。氮钾肥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缓效钾的含量
关键词:
苞菜
玉米
钾肥
砂姜黑土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 ,株高、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单株生物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菜籽产量为 2 6 76 .2 kg/hm2 ,施硫处理产量增加 15 7.43~ 314.85 kg/hm2 ,增幅为 5 .83%~ 11.76 % ,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硫处理产投比为 2 .31~ 6 .30。处理 3(施 S95 45 kg/hm2 )效果最好
关键词:
油菜
硫肥
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针对皖南红黄壤丘陵区甘薯品种单一,产量很低的现状,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钾肥用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皖薯3 号、皖267 比当地品种胜利百号分别增产35.9% 、36.6% ;施用钾肥能提高甘薯的产量,在皖南红黄壤丘陵地区钾肥适宜用量为90kg/hm 2。
关键词:
甘薯
皖南红黄壤丘陵地区
钾肥
品种生态适应性
《土壤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钾土壤上,油菜植株出现缺钾症状,施用钾肥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油菜茎杆中钾的含量,籽粒中氮磷含量,但降低了籽粒NPK数量占总NPK吸收量的比例。同时,钾肥还可以提高油菜对氮肥的利用率。
关键词:
低钾土壤;油菜;钾肥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研究表明,皖单4号、掖单2号在皖南广德红黄壤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产量较高。在玉米生育后期雨水较少情况下,氮素水平可减少60kg/hm 2,皖单4号、掖单2号产量达6 700kg/hm 2。
关键词:
玉米
品种比较
追肥
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