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强筋小麦皖麦38和中筋小麦皖麦44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子粒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了植株体内N、P、K素含量与子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两种类型小麦的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增施氮素不仅能显著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有利于植株对氮的吸收,而且还能提高P、K的营养水平。植株体内N的含量除与吸水率和弱化度相关不显著外与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只有容重为负相关;皖麦38和皖麦44达到最高子粒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24.6 kg/hm2和207.5 kg/hm2,达到最高蛋白质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88.5 kg/hm2和221.0 kg/hm2。


不同氮钾水平对结球甘蓝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对结球甘蓝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单施可提高结球甘蓝氮、硼、锰和锌的含量,降低钾、钙、镁、铜和铁的含量;钾肥单施可提高结球甘蓝钾和叶球中所有微量元素含量,而降低氮、钙、镁的含量;氮钾配施可减轻氮肥对钾吸收以及钾肥对镁吸收的降低作用,但对叶球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取决于氮钾肥料单施的效应和氮钾交互作用。氮肥和钾肥提高结球甘蓝养分元素的吸收数量,促进边叶钙和镁向叶球转移。氮肥和钾肥可以明显降低边叶养分元素的比例,而提高叶球中的比例,这对叶球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油菜氮磷钾肥效应及推荐施用量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1
摘要: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应用电子计算机建立多项式回归施肥效应函数.研究提出了江淮地区中等肥力马肝泥田油菜推荐施肥量及最佳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