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水分管理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杂交水稻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两优6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精确定量灌溉、无水层灌溉、常规灌溉、旱作对杂交水稻分蘖动态、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多或过深的水分会抑制分蘖,湿润或无水会促进分蘖,过度干旱会加速后期分蘖消减;不同水分管理对生育进程和全生育期影响不大;无水层灌溉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产量最高,旱作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低,产量最低,不同水分管理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在水稻生产上以干湿交替的无水层湿润灌溉取代长期上满田水的传统灌溉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
水分胁迫对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经济性状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探明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的水分利用率,为其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与原始受体6527进行全生育期无水层旱处理,以正常灌溉为对照。[结果]在较正常灌溉节水67.4%的条件下,"绿旱1号"千粒重、结实率、株高、有效穗降幅较小,且均未达显著水平,而原受体"6527"小区产量、穗总粒数、理论产量、穗实粒数降幅均超过25%,且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绿旱1号"在节水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产量稳定、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耐旱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节水特性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绿旱1号的节水特性,比较了绿旱1号及原始受体"6527"在有水层管理和无水层旱管条件下的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在无水层较有水层节水67.4%的条件下,2个品种生育期均延长2~5天。在无水层旱管方式下,"绿旱1号"千粒重、结实率、株高、有效穗降幅较小,但均未达显著水平,而原受体"6527"小区产量、穗总粒数、理论产量、穗实粒数降幅最大,均超过25%,且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绿旱1号"在节水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稳定、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品种与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主要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改良水稻土(加入10%稻壳)和水稻土中种植4种烤烟品种,对各处理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各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综合农艺性状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其各项经济性状都比其在水稻土中的对应经济性状高。在改良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9601,在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云烟87。品种与土壤互作效应显著。不同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原烟外观质量总体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改良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各品种间相差不大,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影响显著。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308SA亲本)、2310S(2310SA亲本)、2277A(2310SA和2308SA共同亲本)与6个粳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组合F1分别在海南省陵水县和安徽省合肥市种植,对F1单株谷重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主要产量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A与不同的恢复系组配,F1单株谷重不同,不同生态地区,同一组合单株谷重有时差别较大。SA配制的组合F1单株谷重普遍有正向超高亲优势,与亲本不育系S和A配制的组合相比,有些组合具更强的产量超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F1单株谷重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选育的2310SA在2个试验点的一般配合力均强于亲本不育系2310S和2277A,其配制的组合有的也表现出较好的特殊配合力。另外,SA配制的组合在产量经济性状上,陵水点的单株有效穗数变异较大,合肥点的每穗总粒数变异较大,它们各自对产量的贡献也都最大;陵水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A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S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穗总粒数显著高于A配制的组合而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产量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经济性状
韩国引进部分水稻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对引进的 75个韩国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 ,韩国水稻品种分蘖力较强 ,结实率较高 ,但株高偏矮 ,生育期偏短 ,穗型偏小 ,千粒重不高 ,因而 ,总体产量水平不高。但就大多数品种来说 ,米质要好于安徽省推广的主体当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