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杂交中籼(模糊匹配)
13条记录
杂交中籼K优绿36高产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杂交中籼K优绿 3 6的母本K17A是新一代高异交率的粳质籼核籼型新质源不育系 ,父本绿 3 6属中熟中籼新品系 ,根据K优绿 3 6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提出K优绿 3 6在淮北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主要是 :合理安排播差期 ,搭好丰产苗架 ,提高异交结实率 ,严格隔离和去杂 ,抓好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 杂交中籼 K优绿36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和两系杂交中籼组合间产量优势比较

杂交水稻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对供试21 个杂交中籼三系组合和两系组合产量优势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两系组合产量相对有较高潜力,表现为库大粒多,相对差异极显著,且穗数、结实率并不因穗大而降低。认为三系和两系组合提高产量途径相同之处是要保证穗数,不同之处是三系组合的选育要着眼于增大穗型,提高结实率,两系组合则在大穗基础上增加实粒数,并提高籽重。

关键词: 杂交中籼 三系 两系 产量构成因素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国迟熟籼型杂交中稻区试结果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对1995年全国籼型杂交中稻迟熟组区试结果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有效穗和结实率,可提高产量,过多追求大穗会导致减产。其适宜的产量结构应该是:有效穗270万/ha,每穗总粒数15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28g。拟采用的育种路线是籼爪交或粳爪交。

关键词: 杂交中籼 区试结果 增产途径 育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