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56个杂交水稻骨干亲本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生物学杂志 》 2010 CSCD
摘要:以中国56个杂交水稻骨干亲本为研究材料,包括水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从国标中公布的48对水稻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稳定性好、多态性高、杂带少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建立56个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SSR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4对SSR引物在56份材料中共扩增出48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3.43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得出56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3~0.98之间,基本上反映了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微卫星标记与皖系长毛兔产毛量相关性的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基因型为AD和BD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座位Sat4、Sat13和Sol44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长毛兔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性
《中国养兔 》 2006
摘要: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皖系长毛兔的遗传多样性和4个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皖系长毛兔4个微卫星座位上平均检测到4.5(3~6)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680(0.630~0.72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2(0.559~0.705);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因型为AD和BD的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3个微卫星座位(Sat4、Sat13、Sol44)与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


皖系长毛兔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6
摘要: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的产毛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皖系长毛兔4个微卫星座位上平均检测到4.5(3~6)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680(0.630~0.72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42(0.559~0.705)。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因型为AD和BD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座位Sat4、Sat13和Sol44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


利用 RAPD和微卫星标记对协优杂交稻及其亲本进行区别与鉴定(英文)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和 4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对 ,对我国主栽的协优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RAPD分析显示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 ,有 36 4个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扩增出肉眼可见的 DNA条带 ,其中 2 8个显示扩增的多态性 ,这中间 9个引物产生的 13条多态性条带具有清晰、易分辨的特点 ,可以在供试的水稻组合与亲本之间 ,以及杂交组合之间进行区别和鉴定。微卫星分析指出 ,40对荧光标记引物中 ,13对引物产生的 31条标记带 ,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显示稳定的多态性 ,且杂种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与 RAPD相比 ,微卫星分析具有多态性强、精确性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鉴定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微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