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 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 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 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 kg/hm2,移栽田为185 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皖稻153 直播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61号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6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常规品种七秀占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新组合 皖稻16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两系杂交晚籼两优3401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稻米 2007

摘要:两优340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优质父本34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定名皖稻199号。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晚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340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_4光合基因水稻特征特性及其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pepc、ppdk和pepc +ppdk三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观察表明 ,与原种Kitaake相比单株有效穗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单株产量相应提高 ,特别是pepc和ppdk基因聚合后 ,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受体亲本Kitaake提高 2 9.1%和2 7.0 %。三种转基因材料作基因供体分别与受体光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2 30 4S和 2 30 6S杂交后 ,这些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下不仅稳定遗传和高水平表达 ,而且表现增穗增产 ,特别当pepc和ppdk基因聚合时 ,与受体相比 ,F1的PEPC活性提高 5 .8~ 18.6倍 ,PPDK活性提高 0 .5~ 1.3倍 ,植株饱和光合速率提高 5 0 %左右。转育的转基因材料结实率有所降低 ,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C4光合基因 两系杂交稻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籼稻皖稻79制种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通过 6年制种实践和研究 ,探明了新组合皖稻 79双亲主要特性 ,提出早预测 ,重调整 ,保花期全遇 ;适时喷施花信灵 ,促母本花时提早 ;搭建健壮合理母本群体 ,提高结实率 ,降低张颖率和穗发芽率 ;以及及时收割、脱粒、晾晒 ,保证种子质量等高产高质量制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皖稻79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Ⅳ)——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与高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配的 7个两系籼、粳杂交稻组合在安徽境内的制种安全和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 ,育性稳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 ;将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安全时段内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防止不育系自交结实 ,确保制种纯度等 4项制种安全技术和 5项制种的高产技术并用于种子产业化生产。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制种 安全技术 高产技术 产业化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两系杂交稻育种开发与种子产业化的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概述了安徽省两系杂交稻从育种、中试开发到种子产业化的实践历程及体会 ,提出今后发展中应重点解决的稻米质量和种子质量等问题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育种开发 种子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