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系杂交稻1892S系列组合纯度海南田间种植鉴定方法探讨
《中国稻米 》 2011
摘要:系统介绍了两系杂交稻1892S系列种子在海南种植进行纯度鉴定的步骤和方法,以及2010年的鉴定结果。2010年有鉴定样共计209个,其中147个皖稻153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95个,占皖稻153样本总数的64.6%,纯度98%以上的41个样,占27.9%4;2个徽两优6号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21个,占50%,纯度98%以上的14个,占33.3%;20个徽两优3号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15个,占75%,纯度98%以上的9个,占45%。根据温敏核不育系在海南表现和农艺性状表现特点,提出了提高其鉴定准确度的方法。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100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10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从紫恢100中系选的水稻新品系紫恢100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广两优100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两优10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从凤阳县农业局引进的水稻恢复系紫恢10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皖稻181号
《杂交水稻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8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从四川农业大学引进的三系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稻瘟病抗性较强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3号
《杂交水稻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两优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31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
《杂交水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1892S/RH00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稻153亲本特征特性及主要制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