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703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70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株选63-8S与优质两系恢复系中籼7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2年12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组合2 a区试平均产量9.208 t/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6.63%;株型松紧适中,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3级食用稻品种标准;全生育期135 d左右,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289
《杂交水稻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289是湖北谷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于2012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总结了其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徽两优6号特征特性·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徽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和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并概述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基于已有徽两优6号的选育、试种、示范和推广试验结果进行概述。[结果]徽两优6号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任命为超级稻。该品种具有形态优良,抗倒性强;实粒数多,灌浆速度快;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米质优,食味好。2009年在凤台县的抽查调查表明,有效穗数平均为262.80万穗/hm2;穗粒数平均为197.1粒;每穗实粒数平均为168.5粒;结实率平均为85.5%;千粒重平均为28.0 g;理论产量平均为12.40 t/hm2。要获得高产,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肥床旱育秧技术和大田栽插管理。[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徽两优6号在凤台及在条件相似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徽两优6号 超级稻 两系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稻1892S系列组合纯度海南田间种植鉴定方法探讨
《中国稻米 》 2011
摘要:系统介绍了两系杂交稻1892S系列种子在海南种植进行纯度鉴定的步骤和方法,以及2010年的鉴定结果。2010年有鉴定样共计209个,其中147个皖稻153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95个,占皖稻153样本总数的64.6%,纯度98%以上的41个样,占27.9%4;2个徽两优6号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21个,占50%,纯度98%以上的14个,占33.3%;20个徽两优3号鉴定样,纯度96%以上的15个,占75%,纯度98%以上的9个,占45%。根据温敏核不育系在海南表现和农艺性状表现特点,提出了提高其鉴定准确度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