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模糊匹配)
22条记录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1976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主育成的温敏核不育系191S与中籼优质父本R07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于2020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该组合在2 a区试中全生育期136 d左右,平均产量10.54 t/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6.18%,米质综合指标达部颁2等食用籼稻品质标准,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1976 高产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优289不同氮肥水平栽培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该试验对两优289进行了人工栽插和机插秧2种种植方式,采用210kg/hm~2、240 kg/hm~2、270 kg/hm~2纯氮3个肥料水平,探讨该组合的适应性和抗倒性。结果表明,两优289适应不同的栽培方式,在高氮肥条件下,人工栽插实际产量10466.76kg/hm~2,机插秧实际产量9186.36kg/hm~2,证明该组合具有适应广、耐肥抗倒伏等特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289 抗倒性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福来有机生物肥在两系杂交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采用168kg/hm2、240kg/hm22种纯氮肥料水平条件下,施用地福来有机肥料可增加单株有效穗和平均穗粒数,且随着地福来用量的增加产量逐步提供,理论产量分别达到10 342.84kg/hm2和10 624.26 kg/hm2,比对照增产18.04%和9.73%。实际产量分别为9 789.00kg/hm2和10 059.00kg/hm2,比对照增产7.55%和7.99%。

关键词: 地福来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289 有机生物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703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70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株选63-8S与优质两系恢复系中籼7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2年12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组合2 a区试平均产量9.208 t/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6.63%;株型松紧适中,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3级食用稻品种标准;全生育期135 d左右,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703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水稻两优289亲本繁殖技术

中国稻米 2016

摘要:系统介绍了两优289母本核心种子生产、海南冬季繁殖技术,以及父本生产繁殖技术,为两优289制种生产提供合格优良的亲本。2013年繁殖不育系1892S 15.3 hm~2,平均有效穗数226.5万/hm~2,每穗总粒数165.5粒、实粒数138.9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3.0 g,产量5 788.5 kg/hm~2,纯度达99.98%以上。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289 亲本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289

杂交水稻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289是湖北谷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于2012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总结了其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28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徽两优6号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2013

摘要:总结了水稻新品种徽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徽两优6号 超级稻 两系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绿敏S高产繁殖技术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敏S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将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转育到广占63S中育成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2009—2011年笔者在海南三亚对绿敏S进行连续3 a的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纯度达99.97%。对绿敏S在海南三亚地区的高产繁殖技术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绿敏S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母本抛秧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年在安徽巢湖制种基地进行两系杂交水稻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变异株)母本抛秧制种20 hm2,平均单产2.96 t/hm2,最高单产3.65 t/hm2,种子纯度99%以上。提出了该组合母本抛秧制种优质高产的配套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母本抛秧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徽两优6号特征特性·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徽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和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并概述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基于已有徽两优6号的选育、试种、示范和推广试验结果进行概述。[结果]徽两优6号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任命为超级稻。该品种具有形态优良,抗倒性强;实粒数多,灌浆速度快;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米质优,食味好。2009年在凤台县的抽查调查表明,有效穗数平均为262.80万穗/hm2;穗粒数平均为197.1粒;每穗实粒数平均为168.5粒;结实率平均为85.5%;千粒重平均为28.0 g;理论产量平均为12.40 t/hm2。要获得高产,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肥床旱育秧技术和大田栽插管理。[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徽两优6号在凤台及在条件相似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徽两优6号 超级稻 两系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