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路曦结(精确检索)
作者:何团结(精确检索)
作者:阚画春(精确检索)
29条记录
新品种皖棉16号

中国棉花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3号的选育与应用开创了安徽省植棉史上的先河

安徽科技 2001

摘要:1991年,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低酚棉新品系168与泗棉3号优选系杂交,选配出大量组合,并研究了芽黄、鸡脚叶、低酚等指示性状,发现低酚棉与常酚棉间杂交F1、F2杂种优势强且容易鉴定杂交种的纯度,并于1993年配组杂交新组合“皖杂40”。经过6年试验示范,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棉13号。1999年经专家鉴定,该品种为强优势组合,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十分显著,稳产性好,适应性强。 一、生产应用 表现突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栽培试验的多因素多指标分析

中国棉花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 ,对氮、磷、钾和密度 4因素栽培试验的结果进行产量、品质等多指标的多层次综合分析 ,直接求出 5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全面地反映栽培措施对棉花的综合影响 ,在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棉花 栽培措施 灰色系统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江西棉花 2001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预测方法和亲本组配的现状 ,并提出今后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应用 预测 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3号产业化开发的实践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分析了皖棉 13号产业化开发的成功实践 ,并对“皖棉 13号选育及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经济效益测算

关键词: 皖棉13号 产业化 实践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虫棉的抗虫机理及配套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介绍了抗虫棉的抗虫机理 ,并根据抗虫棉的抗性特点 ,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抗虫棉 抗虫机理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0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棉皖棉13号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实践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棉区皖棉1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摘要:采用 2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对影响棉花产量的氮磷钾和密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组合研究 ,建立了适合安徽沿江棉区的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措施数学模型。确立了皖棉 13号在沿江棉区的高产栽培措施决策方案 :在施用氮 182 .2 5~ 2 16 .9kg/hm2 、P2 O586 .0 4~ 10 1.2 8kg/hm2 、K2 O2 36 .2 5~ 2 6 1.9kg/hm2 ,密度为 2 .74~ 2 .95万株 /hm2 的条件下 ,可获得 5 6 2 5kg/hm2 的籽棉产量。在沿江棉区中等肥力土壤上 ,皖棉 13号高产栽培最佳氮磷钾施用配比为 1∶0 .5∶1.2。

关键词: 皖棉13号 栽培措施 产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棉13棉种泡沫酸脱绒耐温性研究初报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皖棉 1 3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的种子的发芽试验研究 ,探明了皖棉 1 3棉种在不同温度和处理时间下的发芽特性 ,模拟出了拟合度很高的回归方程 ,并求出皖棉 1 3能正常发芽的耐温临界值为 69.5℃。研究也表明 ,在 60℃下处理80 min的皖棉 1 3棉种 ,仍然能够正常发芽并形成健康幼苗 ,超出了工业上设定的最高温度界限 ,为改进棉种泡沫酸脱绒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皖棉13 发芽率 温度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