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赵仁渠(精确检索)
28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地膜覆装置栽培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产未覆地膜直播早熟5D,国覆膜移栽早熟2D,较未覆膜移植早熟7D地膜覆盖直播产未见覆膜直播增产88.24%,地膜覆盖移栽未覆膜移栽增产46.15%,证明这项技术在淮北地区有推广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菜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饲兼用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皖油11号

安徽农业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奥普尔”在部分农作物上使用效果初报

安徽农业 19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饲兼用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皖油11号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1997

摘要:皖油11号(原代号DL9)系从加拿大白菜型双低油菜品种(Tobin)与我国白菜型油菜品种武油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冬前生长稳健、耐旱抗寒、春发快、株型紧凑、耐病抗倒、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可油饲兼用。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

安徽农学通报 1996

摘要: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的开发与推广赵仁渠(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230031)皖油六号是省农科院作物所承担省“七五”攻关项目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白菜型油菜新品种,于92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迄今已累计开发推广三百多万亩。仅94年秋就播种100多万亩,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

农牧产品开发 1996

摘要:高产优质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皖油六号皖油六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5年,用加拿大双低白菜型油菜品种托品(Tobin)和我国双高白菜型油菜品种武油一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低硫品种。1992年9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油六号。1993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最优拟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摘要:以10个小麦品种和按双列杂支配制的45个组合为材料,用近代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小麦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真实关系进行了逼近。并用报道的玉米、棉花和水稻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关系的最优拟合形式为Y=axbe(cx)(a、b>0,c<0)。讨论了异常点、样本容量和数据结构对拟合形式的影响。

关键词: 小麦,遗传距离,杂种优势,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条件对双低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空间科学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卫星搭载干种子研究空间条件对双低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Pl代株高、有效分枝高度略有增加,与产量有关的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减弱,发现了一特长角果变异株.SP2代农艺性状出现较大分离,呈偏态分布,为选择优良品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并对农艺性状变异原因又突变性状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卫星搭载,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油菜黄、黑籽间种皮、胚中蛋白质、脂肪及其组份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6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系)黄、黑籽间种皮、胚、籽粒中蛋白质、17种氨基酸、含油量和7种脂肪酸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黄籽蛋白质、氨基酸和含油量高于黑籽是由于黄籽种皮较薄,胚占的比重较大,种皮中各种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黑籽种皮所造成;而黄籽胚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低于黑籽胚;黄、黑籽间胚含油量和种皮中7种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差异;黄籽胚中油酸含量显著低于黑籽胚,芥酸含量显著高于黑籽胚.并对黄籽油菜育种潜力、种皮颜色和含油量的关系,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的遗传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种皮 粒色 蛋白质 脂肪 组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方法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白菜型油菜遗传行为比较复杂,芥酸含量受胚基因控制,硫甘甙含量受母本基因型控制,直接选择双低基因型进展较慢。根据芥酸和硫甙的独立遗传规律,在杂交后代中出现低芥、低硫结合型,采用半粒法筛选芥酸近于零的单粒,同时采用早期预测硫甙含量,低硫株剥蕾自交选择双低稳定系。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低芥酸,低硫甙,选育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