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章东方(精确检索)
作者:陈锦绣(精确检索)
17条记录
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杀虫剂生产应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本项研究分离鉴定了14对昆虫病毒,其中AbGV等5种病毒为我国首次发现。对AbGV生物学特性、理化特性、安全性、病毒杀虫剂研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研究。建立了AbGV杀虫剂生产工艺流程,研制了0.5%AbGV悬浮剂.9.5%病毒复合液剂,7.5%病毒复合悬浮剂。并进行较大面积防治试验示范应用.取得良好防治效果和社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关键词: 茶蚕;颗粒体病毒;杀虫剂;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微生物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本文讨论了Bt菌株和基因资源、Bt杀虫剂工业化生产和害虫对Bt杀虫剂抗性的现状和进展,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生产和应用,基因工程病毒杀虫剂及其前景,杀虫真菌生产和应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关键词: 杀虫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病毒复合剂防治茶蚕效果及对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本文报道了7.5%病毒复合悬浮剂、15%病毒复合可湿性粉剂,常用菊酯类农药10%杀灭菊酯乳油、2.5%敌杀死乳油,病毒悬浮剂和Bt粉剂对茶蚕的防治效果,及对茶园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消长的影响。建议茶蚕单一发生时使用纯病毒杀虫剂,以利保护利用天敌;茶蚕和茶园其他害虫混合发生时,施用病毒复合杀虫剂,达到兼治多种害虫和保护利用天敌的目的;菊酯类农药对天敌杀伤力较强,尽量减少使用。

关键词: 茶蚕颗粒体病毒,病毒复合杀虫剂,天敌,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本文报道茶蚕AndracabipunctataWalker的两种人工饲料。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一代茶蚕,幼虫存活率在70%以上,蛹死亡率在50%以下。人工饲料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成本较低。

关键词: 茶蚕;人工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蚕发生规律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文献记载,安徽茶蚕一年发生二代;根据我们田间观察,每年发生三代。1992年,作者在室内自然变温的条件下,对该虫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完成累代饲养茶蚕三个世代。

关键词: 茶蚕 发生规律 世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蚕颗粒体病毒及其利用研究

生物防治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80年从安徽舒城县晓天茶园的茶蚕罹病虫体中分离获得一种颗粒体病毒,经鉴定为茶蚕颗粒体病毒(AbGy),为我国首次发现。对茶蚕3龄幼虫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1.23×10~7mg/ml,半数死亡时间LT_(50)为5.4~8天。经感染试验,以1龄幼虫最敏感,感病死亡率随病毒浓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在感染12种昆虫中,只感染茶蚕,对桑蚕及天敌昆虫安全无伤害作用。AbGV制剂经田间防治试验示范结果,防治适期以1~2龄为宜,每亩喷施AbGV有效剂量为100~200mg,防治效果可达75.5%~97.45%,若与微量化学农药混用则有明显增效作用,病毒后效作用长达2~3年,自然感病死亡率18.76%~55.94%,AbGV的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茶树 田间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蚕颗粒体病毒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中国病毒学 1991

摘要:1980年10月在安徽省舒城县采集茶蚕虫尸,分离出一株茶蚕颗粒体病毒.小区试验及大面积防治示范表明: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致病死亡速度与气温密切相关;防效不受夏季较高气温影响,而受秋季较低气温影响;每亩剂量为100?200mg,气温低于20℃以200mg为宜;对各代虫体均有较好防治效果,为75.5?97.5%;防治适期以卵盛孵期至2龄前幼虫为宜.气温低于20℃时,病毒与低剂量杀虫双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18.8%,缩短死亡期6天,病毒对天敌安全,后效作用明显,1?3年内,感病死亡率为40?56.4%.

关键词: 茶蚕 颗粒体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