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种小麦田间产量和均匀度的测量方;初
《耕作与栽培 》 2019
摘要:田间产量测定是小麦科研、生产、统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提高小麦田间理论测产的准确度,表征田间群体结构、个体生产性能情况,利用固定-随机取样理论测产法,对2016-2017年度安徽省舒城县42个小麦品种进行理论测产与实收测产比较.结果 表明:1)42个品种理论测产与实收测产产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0.612**),理论产量与实收测产系数比值变幅为0.6~1.4,变异系数为16.12%,均值为1.04,平均收获符合度为96.11%.2)品种间千粒重变幅为33.48~44.31 9,变异系数为6.46%,每667 m2有效穗变幅为14.46万~44.39万,变异系数为22.61%,穗粒数变幅为22.12~44.08个,变异系数为13.34%,单稳重变幅为0.87~1.81 9,变异系数为14.95%.3)单位面积有效穗能综合反映品种内群体均匀度和表征个体生产能力.42个品种单个品种有效穗变异系数为3.60%~23.93%,田间种植个体均匀度最好的品种为苏麦9号,个体差异最大的品种为镇麦168.4)单穗重是衡量小麦个体生产能力和整齐度的指标,42个品种单个品种单穗重变异系数变幅为2.17%~20.46%,单穗均匀度较好品种为苏麦9号,整齐度最差的品种为镇麦168.
关键词: 小麦 理论测产 实际测产 均匀度 群体 随机-固定取样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响应及其对千粒重的影响
《种子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赤霉病抗性表达的响应,分析赤霉病与千粒质量间的关系并筛选抗(耐)赤霉病小麦种质,以不同遗传背景的72份小麦品种(系)在自然鉴定条件下对其赤霉病病粒(率)和千粒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间赤霉病病粒率变幅为0.08%~26.13%,铜陵点病粒率27.93%>阜南点病粒率(2015年度)6.86%>阜南点病粒率(2014年度)3.38%;不同来源小麦品种赤霉病病粒率依次为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北方部分省(市)>南方部分省(市),平均病粒率分别为16.38%、15.73%、12.03%、9.59%、7.02%和0.80%;千粒重与赤霉病病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2=0.317 6**),病粒率越高,千粒重越低。初步筛选出尧麦18、扬麦158、扬辐麦5242、镇麦168、瑞华168、明天0402,早丰525、皖科06725、安09174、先麦10号、豫麦18-99、益科麦5号、安0817和浩麦1号14份可供沿淮、江淮地区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利用的种质。
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系)脱水及穗发芽特性研究
《滁州学院学报 》 2016
摘要:筛选"免晾晒"小麦品种(种质),实现小麦籽粒在穗上脱水至安全水分后直接入仓是小麦规模化生产的新需求。以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及部分新育成苗头品系为材料,于小麦蜡熟初期至收获期,测定了籽粒含水量、脱水速率和穗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蜡熟至收获期不同小麦籽粒含水量呈"慢—快—慢"的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3.07%,14.77%和3.06%(5月29-6月1日籽粒含水量),白皮(半冬性)小麦品种同期籽粒含水量高于红皮(春性)小麦品种,并随籽粒成熟度的推进,差异逐渐缩小;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小麦具有脱水快的特性,1天内籽粒水分可从25%脱至13%左右(5月30-31日,6月4-5日籽粒含水量),其中脱水最快的品种为新麦26,为4.83%/d,最慢的品种为生选6号,为3.13%/d;相同籽粒含水量下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红皮小麦品种穗发芽抗(耐)性明显高于白皮小麦品种。
小麦不完善粒构成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了解小麦不完善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小麦不完善粒的构成因子,降低小麦生产中不完善粒的比例,筛选不完善粒低的小麦品种资源。[方法]选取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种植的53个小麦品种(系),估算其不完善粒构成,解析赤霉病粒、黑胚粒和发芽粒的构成比例。[结果]该试验中53个小麦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范围为2.79%~20.82%,其中不完善粒小于6%的1、2级小麦品种(系)仅15个;不完善粒超过10%的小麦品种(系)有16个。造成不完善粒的赤霉病粒、黑胚粒、生芽粒等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间差异。[结论]供试品种(系)中,连麦6号、洛麦23、未来0818、龙科091、连麦2号、百农207、泰农19、皖农09157、皖科06725和皖科121979等品种(系)的不完善粒较低。
安徽省7个小麦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种植的高产小麦品种,了解安徽省目前小麦产量表现,对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制定适宜的小麦栽培方法。[方法]2009~2011年选取安徽省主推小麦和最新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在阜南、龙亢两点种植,研究3年来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及产量三要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制约安徽省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气象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不同年份间小麦产量差异明显,干旱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子。[结论]①产量三要素协调易获得小麦高产。②2011年度的干旱是制约小麦千粒重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③不同品种的丰产稳产性不同,该试验中皖科06290和烟农19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新福麦1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④对不同特性的小麦品种,产量三要素对不同品种的产量重要性不同。在小麦推广过程中充分了解品种特性,根据小麦品种特点配套栽培措施,使小麦达到高产。
安徽沿淮和淮北地区小麦穗粒重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重穗型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24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穗粒重与产量、产量三要素及其他18个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穗粒重、收获指数、产量及产量三要素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穗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收获指数、单茎生物产量、单茎草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三叶的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穗数、籽粒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根据穗粒重把小麦品种划分为三大类:重穗型,穗粒重≥1.8g;中穗型,穗粒重为1.4~1.8g;轻穗型,穗粒重≤1.4g。沿淮和淮北地区可通过着重提高穗粒数、同步提高单茎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途径提高穗粒重。
小麦生物产量影响因素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小麦的生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对小麦的生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别就小麦生物产量与产量和形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10个品种(系)间的生物产量和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其变幅分别为16 400~19 900和8 124.0~9 463.5 kg/hm2,收获指数在0.448 2~0.508 5。小麦生物产量与产量和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高效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上3叶面积、株高、穗长等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小麦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251和0.838。[结论]适当提高有效穗数和高效叶面积指数,改良株型,可提高小麦生物产量,进而获得高产。
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生产SWOT分析(英文)
《Chinese Seed 》 2011
摘要:采用SWTO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优势(生产规模和产量优势;光、热、水、土资源有利于小麦生长;产业基础较好)、劣势(自然灾害频繁、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机会(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科技投入增加)和威胁(小麦单产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自然灾害的危害越来越大;病虫害加重;种麦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并提出实施惠农政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科技增粮工程,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提高小麦产业经济效益;发挥沿淮农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关系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寻求小麦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的关键指标。[方法]以安徽省种植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单位面积粒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生物学产量、株高、收获指数等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在相关方向和程度上均有差异,且其他性状之间相关性及差异显著性均有不同;大多数品种(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生物学产量及穗粒重显著相关,同时某些品种(系)的产量与其他性状之间显著相关。[结论]以产量作为小麦高产及超高产育种的选择指标之一是有效的。
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园艺与种苗 》 2011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的关系,探讨淮北地区高产小麦品种适宜的株型结构。[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株型性状(株高、穗长、穗颈长、倒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基部节间长与冠层上三叶长、宽、面积、单茎上三叶面积、高效LAI)与产量相关性状(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及生物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旗叶宽、旗叶面积、倒二叶宽、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株型性状中仅有高效LAI与生物学产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安徽淮北地区高产小麦适宜的株型及群体:在较高经济系数的前提下,穗数675万/hm2以上,株高80 cm左右,穗长10 cm以上,穗颈长30 cm左右,基部节间长不超过50 cm;叶片短、宽、挺,旗叶长17~21 cm,旗叶宽1.4~1.6 cm;倒二叶长19~25 cm,倒二叶宽1.3~1.5cm;倒三叶长19~26 cm,倒三叶宽1.3~1.6 cm,高效LAI 4.5~5.0;"控株-增穗-增叶"可能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麦 株型性状 产量 生物学产量 控株-增穗-增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