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张耀兰(精确检索)
49条记录
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重点推广模式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摘要:发展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研究以牛、羊、猪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秸秆与牧草资源构成及空间分布等的分析,探讨相关农产品品种和区域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发展方向,总结出牛-沼-N(粮、菌、草、鱼、加工)循环农业模式、羊-粪-N(粮、草、加工)循环农业模式、猪-沼-N(粮、菜、果、鱼、蚯蚓、加工)循环农业模式三大类值得在不同地区发展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方面进行重点推广的模式.提出种植结构应与畜牧业结构配套、考虑环境承受力进行适度规模养殖、对有机肥加工和沼气发电上网进行补贴和推广南方畜牧养殖区牧草种植工程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不同区域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 种养一体化 循环农业 推广模式 现代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组织保障研究

管理观察 2019

摘要: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没有小农户的现代化就没有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离不开乡村组织的保障,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组织保障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组织的构成与演化,以及乡村组织在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中的功能机制,提出了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组织保障需要优化乡村组织治理、基于小农户分化特征设计衔接机制、针对性地加强对经营主体的支持、全面提速各项产权确权和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和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乡村组织 有机衔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贵州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提高长三角地区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草谷比法,评估长三角地区秸秆的资源量和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2000-2014年长三角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呈稳中上升趋势;秸秆分布地区格局差异显著;作物秸秆产量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的江苏省和安徽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则比较低,2000-2014年作物秸秆资源量为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农作物秸秆主要类型为稻谷、小麦和油菜籽,以稻谷为长三角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秸秆。

关键词: 秸秆 草谷比 时空 粮食作物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分的两个概念。它们是农业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业和消费业态。安徽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具备优越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潜力、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和配套设施,业已形成五类主要的经营模式。经营业绩可观,发展前景看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创意设计、基础设施、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弊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分类引导、强化管理和科技支撑等措施予以完善和标准化。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安徽省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粮食产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根据安徽省2006-2014年的粮食统计资料,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几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并对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安徽省的粮食总产量将呈持续上升趋势;各主要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呈显著关联,其中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化肥施用量、粮食单产、农用柴油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农业财政支出。通过对安徽省粮食产量预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粮食产量 GM(1,1)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低碳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通过全面梳理与剖析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将农业生产总值、财政支农、农业人口数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受教育程度、农药、化肥、农膜、农用机械使用量、农业耕地面积、牲畜养殖数量等低碳农业影响因素与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关系一一进行明确与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科学制定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促进金融对低碳农业的支持,积极推进安徽省低碳农业科研与服务工作。

关键词: 安徽 低碳 农业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结构与效率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借鉴农业碳排放领域研究成果,研究安徽省农业碳排放,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系统梳理安徽省农业2000-2013年度化肥施用量、畜禽养殖量、农药农膜使用量、土壤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等碳排放活动,测算安徽省农田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结构与碳排放效率。结果表明,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总量逐年缓慢上升,与农业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上升幅度小于农业总产值上升幅度,整体而言安徽省农业系统碳排放处于正平衡状态;工业投入品碳排放是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最重要的来源,其中化肥生产、运输、施用过程中引起的碳排放在整个农业碳排放系统中所占比重最大;农业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碳排放效率逐年提高。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粮食种植户农业技术需求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粮食种植户的入户调研,从需求意愿、需求农业技术类型等方面深入分析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情况。结果表明:农户对先进农业技术需求前5位的分别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新品种、简化栽培技术、播种技术和施肥技术。在分析农户粮食生产具体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安徽省粮食生产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种粮农户 农业新技术 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财政支农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农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与弱质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必须对其进行支持与保护。美国自独立以来,政府一直在对农业进行财政支持与保护的实践与探索,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历程,美国财政支农已演进为一套完善、成熟的政策法制体系,引导美国农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剖析美国在财政支农领域丰富的经验与特征,以期为中国财政支农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补贴 演进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农19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对播期和密度的响应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6个播期和4种密度对小麦品种烟农19(半冬偏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下,小麦抽穗期和灌浆中期的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以10月10日(S2、正常播种)和10月17日(S3、适度晚播)播种的最高。同一密度下,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灌浆中期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Ⅱ)皆以10月10日和10月17日播种的最高,且同一播期下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在合理播期10月10日和10月17日及适宜密度120万株/hm2(M1)和210万株/hm2(M2)下表现最优。2年小麦高产播期密度组合皆为S2M1、S2M2、S3M1和S3M2,其产量2011年分别为7 892.8,7 978.6,7 996.2,8 020.6 kg/hm2,2012年分别为7 911.5,7 978.6,7 970.1,8 032.9 kg/hm2。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与产量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研究得出,淮北地区烟农19的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17日,适宜密度为基本苗120~210万株/hm2。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