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中籼协优9019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901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0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协优9019双亲的特征特性,从准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适时播种、培育父本多蘖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巧用激素、适时赶粉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山贡菊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黄山贡菊产区菊农的施肥和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表明,菊农施肥量过大,N、P、K肥配比不合理,N、P肥盈余量较大;贡菊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全N含量为中等水平,有效P和速效K含量为丰富水平;产量水平在1 500 kg/hm2左右时,N、P、K肥的合理用量分别为纯N 209 kg/hm2、P2O548 kg/hm2、K2O 192 kg/hm2,高产地块应适当提高肥料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标记与皖系长毛兔产毛量相关性的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4个微卫星座位多态性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ol33微卫星座位与1岁时产毛量呈显著相关,基因型为AD和BD个体1岁时产毛量与其他3种基因型个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座位Sat4、Sat13和Sol44与皖系长毛兔1岁时产毛量相关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省合肥郊县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鸡体内,分离到4株病毒。经血清学、人工感染、鸡胚接种、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人工感染易感鸡试验表明,4株中有2株具有超强毒株的致病特点。将其接种36日龄鸡后第2天精神沉郁,拉白色或绿色稀粪,发病率为100%。第3~4天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达80%。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素质,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接种鸡胚后72~96 h引起鸡胚全部死亡。另外2株接种易感鸡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出现亚临床传染性法氏囊病,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表明此2株毒力较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Ⅲ优98的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Ⅲ优98亲本的特征特性,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制种实践,总结出了该组合的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